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重点镇建设发展专题报告

关于重点镇建设与发展的研究

党的十八大要求把推进城镇化作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之一。近年来,我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大力实施“三城四片五重点”战略,致力建设辐射广、带动力强的小城镇,充分发挥重点镇的集聚效应和辐射带动能力,展现了其在全市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典型示范作用。

一、重点镇建设的现状

(一)基本情况

围绕“三城四片五重点”的空间布局,我市提出建设古溪、广陵、河失、新街、宣堡等5个市级重点镇。近年来,各重点镇按照省、市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目标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城乡统筹、集约有序”的发展原则,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狠抓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培育特色支柱产业,小城镇聚集功能、经济辐射功能、带动农民增收功能得到了积极的发挥,重点镇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

1.集镇规模逐渐扩大,综合实力有所增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重点镇的建设和发展,重点镇处于快速发展机遇期,集聚功能不断增强,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截至2012年,五个重点镇行政区划总面积303.58平方公里,总人口达到26.94万人,比2010年增加0.13万人;经济总收入268.88亿元,财政总收入2.67亿元,比2010年增长1.41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1549元,比2010年增加2944.2元。五镇共有企业1830家、个体工商户7516家,从业人员4.92万人,产值和经营收入总计实现189.89亿元,比2010年增加30.58亿元。镇区建设初具规模,建成总面积达到12.8平方公里,完成了规划面积的44.43%。镇区共有常住人口4.84万人,城镇化率达到17.2%,比2010年上升2.72个百分点。

2.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镇功能得到提升。各重点镇结合镇区改造和公用事业发展需要,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大力推进“十个一”工程建设,全面建设和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小城镇总体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自实施“十二五”规划以来,五个重点镇共改建镇区道路20条,计14.22公里,形成了较为通畅的道路骨架和与主干公路相衔接的交通体系;安装各类路灯、照明灯1380余盏,“村村通”亮化工程基本实施到位;建成污水处理厂4座,配套建设雨污分流管网,污水处理能力达到619.5万吨/年;新建垃圾中转站4座,镇区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达到2.83万吨/年,环境卫生状况逐年好转。服务设施配套程度不断提高,五镇共有中学10所、小学12所、幼儿园12所,教育教学条件明显改善;中心卫生院9所、村级卫生室52所,基本实现医疗服务全覆盖;建成镇级文化活动站6处,农家书屋79个;建成市民广场、健身广场10处,配备健身器材280多件,农民文化娱乐设施日益健全。


(未完,全文共9259字,当前显示115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