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孝文化引领下的校园文化建设

孝文化引领下的学校文化建设的几点原则探索

南征中学:易锦荣

背景简述

1地方特色传统文化资源促发学校孝文化的兴起。

传说明朝年间浠水县的一位走失的婆婆,在除夕夜冻死在蕲春县管窑镇的南征湖旁的一个山丘旁,善良的当地人便把她安葬在此处,过路之人、事业有成之人到此必为“寒婆婆”去拾一把柴,让她温暖以表孝心,后来此地改名为“寒婆岭”,一直沿用至今,并在此建庙,南征中学就在“寒婆庙”旁。2006年,南征中学决定挖掘传统孝文化资源,打造以孝文化为引领的校园文化体系,并展开了一系列实践和研究,孝文化引领的校园文化得到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在德育建设上开辟一条崭新的道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中小学“知恩、感恩”之心缺失,弘扬孝文化有着积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现在的中小学生独生子女多,留守孩子多,要么被溺爱,要么被遗忘,性格孤僻,不懂得感恩,对他人和社会态度冷漠。促进社会和谐,弘扬民族传统孝德文化在当前是十分的重要和必要。

3南征中学“孝文化”教育实践与探索。

七年多的实践,孝文化教育实践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感恩心培养都有很好的成效,对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在孝文化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则上,操作性上,评价体系上尚有欠缺,所以我们仍然孜孜不倦的探索,希望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上有创造性的突破。

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孝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传统孝道盛行千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珍宝。孝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伦理、公众道德准则,对今天建设和谐中国,梦想中国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把孝文化作为本校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已成为很多学校的选择,南征中学就是其中的成功代表之一,该校挖掘地方传统孝文化教育资源,引入校园,并成为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之一,创造了新型德育的新方向,取得了一系列的教育成果,但是也存在困惑,本文就是针对孝文化引领下的学校文化建设的几个原则问题进行了探讨,力求让校园文化建设更规范更高效。

关键词:孝文化

校园文化

原则

一、孝文化引领的校园文化应该遵行有效性原则

校园文化的根本目的是育人,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应该追求有效性。校园文化育人怎样做到有效性呢。我们通过实践,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让孝文化着陆,不能搞空洞的理论说教,通过孝文化教育,切实培养学生终生有益的行为习惯;2结合时代的特点,选择学生需要的文化精神施加影响;3抓住孩子的行为特点,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施加文化影响。我们曾经搞过孝行古典讲坛,古典的文言学生几乎不感兴趣,收效甚微,当我们看到食堂里学生大量的浪费粮食时,我们适时的开展了一次“父母给孩子从小上初中开销调查”活动后,学生们调查完后,我们又开展了农民种田艰辛体验活动,很多孩子真真正正体会到父母之不易,农民之艰辛。“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得到深刻的阐释。学生的节俭行为习惯得一定程度的养成。另外现代的孩子喜欢电脑,我们还免费提供几台孝行电脑给学生,让他们在学校公众上给父母留言、写信,发表对学校建议,很多父母也因此与孩子多了一条沟通平台。

总之,孝文化要着陆,忌讳空谈,要考虑时代的特点,多在行为习惯的养成上施加影响。

二、孝文化引领的校园文化应该遵行激发性原则


(未完,全文共4128字,当前显示131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