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农村薄弱学校如何实现内涵式发展

垫江县龙岗小学彭丕友

科学发展观认为,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是核心,发展必须统筹兼顾,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基础教育内涵发展是指基础教育在资源投入一定的境况下,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创新制度、改善管理、优化教育结构、调整学校布局、完善课程设置、改革教育方法、开发和利用教育要素的潜在优势、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以及共享率和使用率,从而增强学校效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力提高学校竞争力和影响力,使学校具有人民满意的教育教学质量。我县教育“后发先至”发展战略将2012年确定为“内涵发展年”。作为偏远山区的农村学校,我们认为: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在于抓好学校的文化建设,在于铸造学校的“精神和灵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校的内涵式发展,提升学校品牌,推动学校全面工作。而作为我们农村薄弱学校,要实现学校的内涵式发展,就必须因地制宜,因校而论。结合我校发展实际,我们认为实现内涵式发展的重点在于提高教育质量,难点在于特色学校的打造。因此我们打算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实现学校的内涵式发展:

一、“办学理念”——学校内涵发展的航标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一所学校要树立自身的品牌,必然要求具有科学的办学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校内涵的发展,首先要从教育思想的源头抓起,从本校的实际出发,全体师生共同提炼学校的办学思想,形成“孩子为本、实践为先、终身学习”的办学理念,并发展成师生共同的愿景。积极宣传倡导学校精神,以此激励师生努力进取。并从学校的办学传统和现实教育资源中提取有特点的基因,使之升华为学校共识的价值标准。并积淀为学校优良的教育传统和校风、教风、学风,以此引导学校、教师、学生的良性发展。

二、“文化建设”——学校内涵发展的丰厚底蕴

文化建设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本质所在,学校的高楼大厦和管理的规范化并不能体现其存在的价值,其文化底蕴深厚程度及文明传承的历史才真正体现出其存在的全部意义,也代表着学校内涵发展的历程;这好比一个健康的人,他仅仅有健壮的体魄(物质条件),合理的习惯(生活规范)还不够,还必须有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理想信念,它才真正代表着这个人的生命和价值,我们才说这个人有“内涵”。

学校的文化建设我们是从以下几方面去实现的:

1、注重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增强学校凝聚力。精神文化建设要与学校办学理念相统一。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敢于争先的进取意识;爱岗敬业的师德风范;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是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未完,全文共3184字,当前显示104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