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人大)关于教育振兴计划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2004—2008年新安县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

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组

为全面了解《2004-2008年新安县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实施情况,掌握教育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好我县教育发展战略,增强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促进教育强县进程,按照主任会议要求,11月11日至17日,主管副主任带领由部分人大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和工作人员组成的2个调查组,采取听汇报、看资料、召开座谈会和深入到部分乡镇和县城部分学校的方法,围绕高中教育发展、中小学教育布点情况、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投入和寄宿制学校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调研。11月19日,调研组赴伊川、栾川两县,对外县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了考察。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对教育振兴计划实施情况的总体评价

2004年,我县邀请国家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制定了《2004-2008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振兴计划》),2005年5月经县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并付诸实施。《振兴计划》的制定,明确了新安教育的发展方向、目标和任务,对全县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振兴计划》实施以来,县委、政府坚持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统筹发展,不断创新,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在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果。新安教育在我市乃至全省处

1于较为领先的地位

二、实施《振兴计划》以来取得的主要成绩

1、教育投入持续快速增长。2004年县财政对教育投入为1.13亿元,2007年已增至2.35亿元。2004年至今,县政府拿出配套资金1120万元,实施了“两免一补”工程,共免除农村贫困家庭学生杂费、课本费50358人次,补助农村贫困学生寄宿生生活费35923人次。同时县政府又拨出专项资金1500万元,用于全县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2006年,县政府出资600万元,在全市率先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5年来,县乡政府先后投资建设了外语初中、紫苑小学、县中心幼儿园和8个乡镇中心幼儿园,实施了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此外,政府每年拨出专款200万,用于师资培训和教育奖励。2005年,县委、县政府以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号召社会各界捐款1000余万元,建立了新安县爱心救助基金,至今已救助城区及高中贫困学生7679人次。县乡政府对教育事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促进了全县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2、“两基”工作实现了重大跨越。1997年省政府“两基”验收之后,县委、县政府坚持以教育“两基”的巩固提高为基础,积极探索办学规模扩大和教育内涵提高并重的发展路子,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目前,全县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达到100%,初级中等教育阶段人口入学率达到100%,初中年辍学率为1.47%,均达到了国家规定的目标。2007年12月,我县作为洛阳市唯一一家受检县,“两基”工作代表河南省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并受到省政府的表彰。


(未完,全文共5332字,当前显示127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