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小洲绿道驿站调研报告5篇范文

“绿道”建设调研报告

(2012年4月)

绿道概念最先出现在美国,之后在英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广为盛行,通常是连接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民聚居区之间的纽带,主要由人行步道、自行车道等非机动车游径和停车场、游船码头、休息站、旅游商店等游憩配套设施及一定宽度的绿化缓冲区构成,形成一种线性的绿色开放空间。依据国内外绿道建设实践,绿道主要分为3种类型:生态型绿道,主要沿城市外围的自然河流、小溪、海岸及山脊线设立,串联不同地域的自然景观;郊野型绿道,主要依托城市建成区周边的开放绿地、水体和田园资源设立,旨在为人们提供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绿色休闲空间;都市型绿道,主要集中在城市建成区,依托人文景区、公园广场等城市景观资源,为城市居民提供运动、休闲、娱乐场所。

近年来,城市绿道作为一种生态保护、改善民生与发展经济完美结合的有效载体,越来越受到全国各地的重视,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国内较早启动了绿道建设,广东、东莞、佛山等城市相继出台绿道建设规划,并初步形成了珠三角绿道网。我省绿道建设也已经起步,于2010年出台了《河北省关于推进城镇绿道绿廊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三条基本原则,即便捷服务、安全舒适、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因形就势、因陋见巧;生态化、本土化、多样化。目前,省内各市均已启动了绿道规划。

一、建设绿道的必要性

(一)绿道建设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以国际国内几条典型绿道为例,美国东海岸绿道全长约4500公里,集休闲娱乐、户外活动和文化遗产旅游功能于一体,每年为沿途各州带来160多亿美元的旅游收入;广州增城绿道的开通,为沿线居民带来就业岗位4000多个,每月吸引近3万名游客到绿道周边的“农家乐”旅游消费,带动增城旅游业快速增长;深圳建设的连接沙头角、盐田港、大梅沙,全长近20公里的步行廊道和自行车道,将山景、海滩、港口、生态岛、海鲜街等元素有机串联,极大地提升了沿线商业价值。

(二)规划绿道有助于推动宜居城市建设


(未完,全文共2591字,当前显示84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