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关于对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的调查报告

调优农业结构壮大优势产业

××办事处辖7个乡(镇)、83个村、571个组,22300户、80181人,幅员368.6平方公里、耕地5万余亩。近年来,××办事处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生猪适度规模养殖和“万千”工程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种养业,在农业增效增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为振兴农村经济走出了一条新路。

一、主要成

一是优化了农业结构。种植业上,大力发展水果。新植市场前景看好的翠冠和中梨1号等早熟梨品种4000余亩,建成早熟梨基地6000亩,新植红心果猕猴桃2000多亩。同时,发展订单油菜3.1万亩、海椒4600亩,种植药材3970亩、苗木3700亩(其中嫁接850亩),粮经作物比达到5:5。养殖业上,突破性发展生猪。今年一季度,出栏生猪19680头、存栏70429头、入库税收33.5万元、完成全年税费入库28,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11290头、6768头、17.2万元、12,四项指标均占全县第一。二是初步实现了“双增”目标。据测算,今年全办事处生猪和水果两项,人平分别可以增收41元、2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可以达到1770元,仅生猪一项可以实现税收174万元,占全办事处工商税收任务的61。三是造就了一批经济能人。培育了在全县具有一流规模和水平的雪梨大户张斌、猕猴桃大户曾玉敏、毛兔大户李朝益、生猪养殖大户吴桂国等业主大户30多个,带动农户调整结构2000多亩,为农户运销农产品1200多吨。四是实现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地消化。通过发展种养业,全片区以可就地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4600个,增加劳务收入2300万元,实现了农民向“农民工”、“老乡”向“老板”的转变。

二、几点经验

××办事处“坚持以生态庭园经济建设为载体,大力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坚持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实现农民增收、财政增税的重要手段,放手发展畜牧业”的实践,符合我县农村实际,值得各地学习和借鉴。

(一)抓基地,扩规模是基础。没有基地就没有依托,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办事处坚持“因地制宜,突出规模”,摒弃“小而全”,着眼“大而特”,按照“户成园、组成片、村成带、乡镇成规模”的特色经济发展要求,抓基地,扩规模,初步建成了优势产业带。以运山镇为中心,沿苍巴线集中成片扩植4000亩早熟梨,建成20公里雪梨风景带,万亩雪梨示范园建成后,将成为川北地区最大的早熟梨基地。以石马、彭店、白山为重点,恢复性发展猕猴桃产业,发展订单猕猴桃2000亩。目前,全片区建成50亩以上的示范片32个、千亩示范片2个;畜牧业重点兴办千家万户适度规模养殖的家庭牧场,计划全年种草1.5万亩,销售商品猪7万头。通过结构调整,产业基地规模进一步壮大,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


(未完,全文共4438字,当前显示112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