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对新时期公民意识培养的一些思考

对新时期基层法律服务工作定位的一些思考

如何看待新时期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的性质,如何处理好其与律师业的关系。一直以来,不同的主张和声音不绝于耳。作为一名在基层长期从事法律服务的工作者,本人试就结合在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的经验,谈一谈本人对新时期基层法律服务工作定位的一些思考。

一、基层法律服务概况和作用

基层法律服务是有中国特色的法律服务形式,主要是通过在乡镇(街道)——我国基层政府的派出机构建立法律服务所,利用贴近基层、便利群众、服务便捷、收费低廉等优势,面向基层社会提供法律服务。其起源于80年代初中期,当时设立主要是为了弥补我国律师制度恢复之初,存在的律师数量难以满足大量基层法律服务需求的状况。

目前,我国开展基层法律服务的主要机构是基层法律服务所,法律服务所是在乡镇和城市街道设立的法律服务组织,是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执业机构。基层法律服务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基层法律服务所通过担任法律顾问,为基层党委政府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和企业依法经营、依法管理提供了法律保障。二是通过代理民事、经济、行政诉讼和办理非诉讼法律事务、调解民事、经济纠纷等,为广大基层群众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维护了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预防和化解了大量民事、经济纠纷,保障、促进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三是向广大群众宣传和普及了法律知识,提高了广大公民的法律意识,为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基层依法治理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当前基层法律服务存在的问题

由于基层法律服务的空间主要是在基层政府及其以下层面。而且,基层法律服务所不能办理刑事案件。因此,开展基层法律服务面临着的诸多困难。一是基层法律服务从业人员的教育背景、知识储备水平和综合素质较低,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的需要二是基层法律服务仍然接受司法行政机关和基层人民政府委托,配合当地司法所协助承担调解民间纠纷、普法宣传、法律援助工作,参与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势必导致从业人员开展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积极性、主动性、责任心明显下降三是1

基层法律服务机构知名度不够,内部分工不明确,业务开展不顺畅,办案质量不讲究,财务管理不规范,卷宗材料不齐全,内部人员不团结,制度建设不完善。


(未完,全文共3498字,当前显示92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