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关于办好县级党校的几点建议

如何办好转型时期的县级党校

党校从1933年诞生以来,在‚实事求是‛旗臶的指引下,已走过70多年的历史,由当时一所‚中共中央马克思主义学校‛发展成为以央省市县党校为骨干的干部教育网络。特别是1984年党校‚正规化‛建设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党校在思想大解放,在普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各级干部的整体素质方面,功不可没。但是,随着中央党校函授学院和省委党校函授学院停止招生,党校函授教育进入尾声过渡期,基层党校的发展问题越来越突出,普遍存在着教学设施落后,师资力量匮乏,职能作用发挥不充分等现象。如何把执政党唯一一所党校办好,这是摆在每个党校人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值得我们思考。现笔者就如何办好转型时期的县级党校提出一些粗浅的建议和广大同仁商榷。

一、县级党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一)经费保障难

首先,投入渠道狭窄。‚科教兴国的‘教’,包括党校教育‛。可是党校不象国民教育,没有上级财政、计划部门和党校系统的专项资金,只有地方财政拨款这一条路,却又没有硬性规定,虽然各地党委、政府都很重视党校工作,但县级财政仅仅能够维持党校的正常运转,没有更多的财力用于建设和发展,难以适应干部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而对于教师培训、教学科研经费的投入则是杯水车薪,缺口比较大。其次,创收难以为继。党校开办函授教育,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干部的同时,也为市县党校增加了收入,改善了教学设施,但函授学历教育已完成其历史使命。函授教育停办后,县一级党校创收只有培训创收这一条路,但目前干部教育培训存在着多头办学、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缺乏统筹等问题,就是办几期培训班,所收取的费用,除去办班的正常开销外,也只能勉强维持水、电等费用,更谈不上发展。

(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设备设施不配套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支持下,县级党校办公教学场地较七八十年代有了较大的改观,大部分县级党校建成了多媒体教室、图书室等,但和当地的中小学相比,在硬件建设上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较为落后,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目前就平凉地区来看,没有一家党校拥有电子阅览室、教学用电脑的配臵也只停留在10年以前的水平。办学条件简陋,配套设施不完备。一些县级党校没有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相适应的综合办公楼、会议室、报告厅、学员宿舍、一般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图书藏量少。寄居在一所中学的几间房子里,有时办班,就要协调教室,对正常开展工作有相当的影响。

(三)教师培训、深造缺乏资金保障,师资力量匮乏。由于资源分散、资金有限,县级财政对党校教师的师资培训力度显得不足,教师外出调研、进修往往无力投入,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难于提高,师资力量薄弱。如华亭县委党校专职教师占党校职工的比例为50%,副高职称所占比例为0%,中级职称所占比例为12%,本科以上学历的占67%,其中第一学历为本科的占33%。党校教师既要承担教学任务,还要承担大量的事务性工作,一人身兼数职,学科建设无从谈起,教学、科研能力有限。多数党校教师既没有机会走出去考察实践,接受新鲜血液,又没有机会到上级党校高校充电,即使有,多半也只是一两个星期的短期培训,难于快速实现知识更新。

(四)办学模式僵化,运行缺乏活力


(未完,全文共4471字,当前显示133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