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青藏铁路环保剪影

走近高原生命守护神”

2004-11-2414:31:18柯满堂阅读751次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开工三年多了,在数以万计的建设者们的拼搏努力下,这条“天路”已跨过昆仑山,穿过可可西里,越过沱沱河,逼近唐古拉山,正在向拉萨快速挺进。参建人员之所以能在高寒、缺氧、风大、紫外线强的“生命禁区”创造如此人间奇迹,与强有力的医疗卫生保障工作密不可分。在青藏铁路建设中,那些被誉为雪域高原“生命守护神”的白衣战士,在防治高原病以及传染病,保护参建人员身体健康方面默默无闻、不辞劳苦地做了大量的工作,这支红十字方队构成了一道独特靓丽的风景线,他们也是建设青藏铁路最可爱的人。

8月下旬,我又一次走进青藏高原,来到青藏铁路建设工地,沿线走访了一些工地医院和卫生所,接触到许多医护人员,耳闻目睹,使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在格尔木,我见到了中铁一局青藏指挥部主管医保工作的副指挥长赵雪良。这个生在乌鞘岭工地的铁路子弟兵,随父辈南征北战跑了许多工地,他坦言都没有青藏线这样艰苦。他说,集团公司和指挥部领导十分重视医疗卫生保障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一开始就强调医保工作必须先到位,绝不能因高原病死一个人。他不无自豪地说,在整个青藏线中铁一局是最早建立健全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先后建立了3个二级医院,8个一级工地卫生所,2个制氧站,投入1300多万元购置医疗、制氧设备和救护车,选派了53名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医护人员。三年多以来,医护人员完成体检29003人次,接诊13865人次,成功抢救急性高原病151人次,其中脑水肿患者91例,肺水肿患者60例,保证了参建人员的身体健康。赵副指挥长拉上凌晨1点多刚从山上下来的医保部长彭全生,陪着我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王凛来到海拔3080米的南山口医院。

南山口——医院的窗口

南山口,是青藏线二期工程的起点,也是所有参建人员及材料设备的集散地,还是各级领导、新闻媒体来青藏铁路视察、采访的第一站。南山口医院组建于2001年8月,是初上高原人员习服和接受高原病基本知识培训的基地。走进医院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医生誓词”:“我庄严宣誓为服务于人类而献身,我对施我以教的师友衷心感佩,我在行医中一定要保持端庄与良心,我一定把病人的健康和生命放在一切的首位„„”穿着白大褂的袁振才院长向我们介绍到,上了青藏线,全院医护人员克服了自身身体不适等困难,工作不分白天黑夜,12点以前基本没睡过觉。他们既要当医生又要当老师,对一批又一批的参建人员,要进行初到高原的体检,指导服用“红景天”抗缺氧药,还要备课讲授防治高原病基本知识。他们先后举办了28期培训班,培训1974人次,培训率100%。

袁院长说,医务人员还利用接待门诊,外出巡诊等机会,灵活多样个别讲解,拉家常、聊天,使参建人员更多的了解高原病知识,消除对高原病的恐惧心理,学会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高原禁忌症。


(未完,全文共8444字,当前显示120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