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泾川县旅游产业开发情况汇报

泾川县旅游文化产业专题研究报告

中共泾川县委泾川县人民政府

(2009年6月)

一、基本情况

和发展现状

泾川县位于甘肃东部、陕甘交界处,全县辖14个乡(镇)、1个经济开发区,215个行政村,总人口34.89万人。自然条件优越,区位优势独特,国道312线及在建的银武高速公路、西平铁路横贯全境,是西兰银三大中心城市交汇处和陇东重要交通枢纽。旅游资源富集,始建于西汉元封年间的王母宫被誉为“天下王母第一宫”,西王母文化遗存引起海内外民俗界的高度关注。古泾州城北大云寺地宫出土的金棺、银椁、铜匣、石函及14枚佛祖骨舍利为国宝级文物,王母宫石窟和南石窟寺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田家沟生态风景被命名为“国家水利风景区”,泾川完颜民俗村是全国最大的完颜宗弼(兀术)后裔聚居区。泾川温泉常年恒温38.2℃,是含活性微量元素氟离子重碳酸钠型医用泉水,素有“东有临潼贵妃池,西有泾川王母泉”之美称。

近年来,依托独特的人文资源优势,先后建成了大云寺博物馆舍利塔及塔前建筑、王母宫前区广场及游客中心、回中广场及汭河橡胶坝,实施了田家沟景区二期开发,初步形了以王母宫、大云寺景区为轴心,以南石窟寺、田家沟、温泉休闲度假区为依托的旅游景点体系。目前,全县共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国家3a级旅游景区2处,三星级旅游饭店1处、涉外旅游定点接待单位2处。2008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55.58万人(次),1

旅游综合收入达3117.108万元,占全县cdp的1.3%。

泾川旅游产业开发还存在许多差距和问题。一是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滞后。由于地方财力不足,在旅游产业的开发和宣传促销上投入有限,景区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欠账较多;按照规划,全县旅游产业发展需要投入资金17.1亿元,而全县每年财政收入仅为4300多万元,难以支撑旅游产业开发需要;近年来实施的重大旅游开发项目中,政府投入比例占90%以上,社会化投融资较少,大旅游的开发格局还没有形成。二是旅游景区搭接不够紧密。县内主要景点在相互对接、整体包装、对外宣传等方面还没有真正形成统一的品牌优势,旅游要素没有有效整合,旅游产业集团化、品牌化发展步伐较慢,缺乏整体吸引力;县内景区与省市外景区之间互动联系较少,搭接不够紧密,县外散客较多,旅游团队较少,没有较好地融入西兰银旅游精品线路和西部省区旅游大市场。三是旅游整体包装滞后。个别旅游景点特色不够明显、旅游娱乐项目较少,旅游纪念品开发投入不足,旅游产品包装层次不高,旅游接持能力有限,旅游服务水平难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二、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


(未完,全文共3280字,当前显示107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