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对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率容忍度的思考

作者:河北银监局课题组/时间:2012年2月号

“适当提高对小型微型企业不良贷款率的容忍度”,是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重要举措。近日,笔者对河北省唐山、廊坊、衡水、邢台等四个地市(以下简称“四地市”)进行了深入调研,走访了各类银行业机构86家,调查了相关信贷人员235人,剖析了小微企业贷款68.25亿元,就提高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率容忍度对银行业的影响进行了评析,对合理的容忍限度进行了测算,并提出了操作层面的建议。

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率容忍度可适当提高

截至2011年9月末,四地市银行业贷款余额5321亿元,其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082亿元,占贷款总量的20.35%。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率为3.74%,高于整体不良贷款率1.03个百分点。在小微企业总体信用风险偏高的情况下,不同地区、不同类别机构信贷质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以此为基础,河北银监局以不良贷款率分别提高1个和3个百分点为条件,进行了量化分析。

积极影响突出

小微企业贷款放量,大中型机构尤显突出。提高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率容忍度及其他配套政策逐步到位,必将有效减轻银行业面临的责任追究压力,转变其对小微企业的慎贷思维,扩大其信贷营销面和接纳面,明显增大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力度。以目前四地市数据测算,如容忍度提高1个百分点,则有可能带动小微企业贷款在保持20%常规增量的同时,多增40亿元左右,如提高3个百分点,则有可能带动多增100亿元左右,而小微企业贷款增幅可以分别达到24%和30%,全面超过各项贷款增幅。从机构情况看,目前四地市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份额分别为3.82%和7.85%,远低于其他机构,如容忍度适度提高,则可以有效开启其信贷投放空间,出现较大增量。

信贷准入门槛降低,微型企业更为受益。提高不良贷款率容忍度意味着提高对信用风险的容忍程度,可推动银行业降低信贷准入门槛,主要方法包括:调整评级标准或下调准入级次,放宽担保条件或丰富担保品种,扩大信贷额度及适度延长贷款期限。上述关键条件的放松,将使众多原来处于高门槛之外的“二线”小微企业获得信贷资金,其中因自身财务及资产条件不足而未进入授信视角的微型企业更为受益,由于其融资金额较小,如果获得授信,需求满足率和支持效果将大大提高。

信贷审批效能提高,流程更为优化。对小微企业扩大信贷增量、降低准入门槛必然使银行业信贷管理的重心向基层倾斜,促使其相应下放信贷审批权限,设立专营机构或部门,调整和优化信贷操作流程,以适应小微企业信贷发展需求。对信用风险的适度容忍,使银行业可以跳出参照为大中型客户制定的小微客户信贷程序,制定符合实际的“简化流程”,或对非关键性环节进行删简,以提高授信审批效率。据调查,在下放审批权限及简化流程的前提下,小微企业授信业务在5~10个工作日内即可完成,其中一些特定产品的办理速度可以更快。

经营冲击有限

调查分析显示,提高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率容忍度对银行业资产质量、经营收益和信贷管理将产生一定影响,但其冲击幅度有限,完全处于银行业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未完,全文共4633字,当前显示126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