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加快农村沼气建设大力推进农村循环经济发展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xxx县劳务经济发展问题调查

xxx县总面积1855平方公里,辖21个乡镇,196个村、16个居委会,全县6.1万户,

18.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8万,共有劳动力11.5万人(男劳动力6.4万人,女劳动力5.1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9.7万,全县农村剩余劳动力5.3万,除在乡镇企业工作和从事

二、三产业1.5万人外,可输出劳动力3.8万人,具有较大的劳务经济发展空间

一、基本情况

xxx县的劳务输出“八十年代刚上路,九十年代迈大步,二十一世纪成气候”,现已成为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的朝阳产业。2003年到2006年四年累计输出劳动力达12.1万人次,创经济收入6.2亿元。2006年全县劳务输出3.7万人,其中有组织输出12027人,创收2.3亿元,全县人均增收1263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1861元的67.8%,劳务收入撑起农村经济的大半壁江山。2006年被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评为全省第一批劳务输出示范县。

二、劳务输出取得的成就和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

(一)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变了家乡面貌。2003年至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415元增加到1861元,净增446元,劳务收入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1%增加到67.8%,以2006年为例,全县劳务收入2.3亿,农村几乎家家都有人外出务工,

有的甚至全家外出务工。劳务收入直接促进了新农村建设步伐,全县有48%的农民从土墙房子搬进砖混结构的新房。池河镇五爱村80%的农民靠外出务工修起砖混结构房,家里购臵了现代家用电器。

(二)缓解了就业压力。通过劳务输出,为城乡劳动力拓宽了就业门路,全县有农村富余劳动力3.8万人,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等约3000人需就业安臵。本县就业机会和岗位有限,劳务输出就成为转移就业最有效的途经,2006年全县输出37998人,其中城镇累计外出务工人员达2145人,有效缓解了城镇就业安臵压力。2001年至2006年全县应安排的942名大中专毕业生已有647人外出务工找到就业门路,占应分配人数的68.6%,是近三年已安臵就业人数的2.9倍。通过劳务输出,使我县近年在下岗失业人员集中增长的情况下,登记失业率一直稳定在4%以内。

(三)提高了劳动力素质,更新了观念。外出务工创业造就了大批有市场经济头脑、有经营管理能力、掌握了大量用工信息,拥有一定资本的劳务输出能人大户和典型。全县有务工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能人357人,其中拥有资产100万元以上的38户,池河的徐小安、成千,迎丰的邬述清、沈兰军等个人资产达千万元以上。涌现出了务工致富不忘家乡,把务工收入用于家乡的教育、公益事业,修小康路,建致富桥,捐赠希望工程,发展公益事业的王传莉、陈文斌、阮明华等。他们以勤劳、吃苦、诚实、守信的精神面貌走南闯北、艰苦创业,又把外面的先进观念、技术、资金带回家乡,从“洗脚”进城到

“洗头”还乡,成为改变家乡面貌、带领乡亲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代新型农民。


(未完,全文共6509字,当前显示126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