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关于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实践调查报告

城乡医疗保障制度一体化研究

李晓燕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广东佛山528000)[摘要]公平和正义是社会保障制度价值的核心理念,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保障制

度能否充分和真正发挥作用的重要衡量因素。在新医改背景下,“人人公平享有健康保障”成为

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目标,而推动城乡医疗保障制度一体化,进而实现三项医保

制度整合衔接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下一步要重点完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运行环境;努力保

障流动参保人员的就医权益,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整合经办资源,强化管理体制统一

化;确定合理的筹资补偿机制,强化财政补贴机制。

[关键词]医疗保障制度;一体化;公平;正义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284(2012)06-0143-04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国家“十一五”

时期的锐意改革,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为主体的医疗保障体系在制度层面上可以说基本上实现了“低水

平、广覆盖”的保障目标。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毕竟才走过十几年的历程,还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分设、管理不统

一、资源碎片化以及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道德风险、过度医疗等问题,不仅给推进城乡统筹、社会和谐发展带来障碍,也不利于提高医疗保障制度的公平性。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的深化,人们对医疗保障的公平性即由“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到“人人公平享有基本医疗保障”产生了强烈的诉求。在此背景下,探索如何加快城乡统筹步伐,进一步理顺体制、完善制度、积极探索覆盖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多层次的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在现有的基础上推动目前三项医疗保障制度的有效整合和衔接,最终实现“公民平等享有健康权利”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相关理论与概念1.相关理论基础

(1)公平理论。公平指人们在处理利益与问题时,要

符合常理,能被大家所接受,换言之,也就是不仅要考虑个人利益,也要关注他人利益。卫生领域的公平性意味着每一个公民都有平等享受健康的权利,医疗卫生资源

的分配应以需求为导向,而不是由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或者收入水平来决定。随着我国对卫生公平认识的不断深入,特别是近几年来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的施政理念,为进一步提高卫生制度公平性提供了有力的政治基础。(2)正义理论。关于正义理论的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是哈佛大学教授约翰·罗尔斯在1971年出版的《正义论》,约翰·罗尔斯的观点一经问世便得到西方主流社会的普遍认同并获得很大反响。他的核心观点是在资源再分配过程中,如果能够做到在不影响他人利益的前提下提高处于劣势地位人群的利益,这种分配方式便是有效的、正义和公平的。也就是说,在分配权利和义务时,一定要关注弱势人群的利益,因为只有在提高了弱势人群利益前提下的不平等分配才是公平和正义的。

2.相关概念界定

(1)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作为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它的建立是为弥补参保居民因疾病而导致的损失

。它主要采取政府补助、单位和个人缴费,

建立医疗保险基金等形式,参加医疗保险的居民花钱看病后,由相关部门按照政策进行某种程度的经济补偿。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和商业医疗保险制度的主要差别是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出发点是社会公平和正义,最终目的是保障居民享有平等的卫生服务,而商业医疗保险制度的出发点是经济利益,它的目的是保障投保人的权益。

(2)医疗保障制度一体化。医疗保障制度一体化的


(未完,全文共7408字,当前显示146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