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为官不为”问题十分紧迫学习讨论发言提纲

防治“为官不为”问题研究

毛泽东主席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干部从政态度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各项事业的发展方向,干部工作成效的优劣也是党和政府服务人民群众的直接体现。我党历来重视党员干部‚庸、懒、散、奢‛问题,自中央颁布八项规定以来,‚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机关作风大为改观,吃拿卡要、胡作非为之风大幅收敛。在这种内设‚高压线‛,外念‚紧箍咒‛的大环境下,党风政风为之一新。但门好进了,脸好看了,为官不为的‚太平官‛现象却有所抬头。许多群众抱怨,现在有些干部手不伸了,钱不拿了,事却比以前更加难办甚至不办了,推诿扯皮、拖卡慢蹭的情况也多了起来。特别是随着‚为官不易‛等奇谈怪论层出,‚按规定办事‛成了一些公职人员不作为、慢作为的借口。解决干部‚能出‛、‚能下‛问题、调整不称职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解决‚为官不为‛,是提高干部队伍整体水平的重要课题,也是筑牢人民群众满意的执政党地位的必然需求。带着这个问题,我们组成调研组通过分析全市相关单位领导班子履职情况、下基层访谈、听取意见建议等方式,归纳总结了‚为官不为‛的表现形式及成因,旨在探讨、提出解决‚为官不为‛问题的思路和措施,为防治‚为官不为‛问题提供参考。

一、“为官不为”的表现形式

为官不为,从狭义上来讲,就是干部在其位不谋其政的行为,具体可表述为干部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应尽的职责,在是非面前不表态、矛盾面前不敢上、风险面前不敢闯、失误面前不担责、歪风面前不敢斗的行为,究其实质是‚庸政‛‚懒政‛‚误政‛行为。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为官不为的危害不亚于腐败行为,是失职渎职的另一种形式,主要表现为:

一是守土不尽责,得过且过不想为。有些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党性意识淡薄、责任意识滑坡、服务意识下降,占着职位不作为,‚总开关‛松动,得了思想上的‚软骨病‛,习惯于‚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疲疲沓沓混日子,年年如此老样子‛。有的对上级政策的学习领会能力不强,解读不到位、执行不力,遇事习惯‚等看靠‛,不善于从实际出发着力解决问题,爱做表面文章,回避矛盾,不敢担当,不思进取;有的工作时间较长、年龄较大、资历较老,加之年龄、学历、经历等条件限制,认为自身已无发展空间,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工作上不求上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只求不出事,不想再干事;有的在退居‚二线‛以后,思想懈怠,不服从单位管理,政治意识淡薄,游离于组织之外,不能找准自身位臵。

二是无利不起早,消极怠工不愿为。个别干部‚无利不起早、没利不当官‛,遇事先打利益算盘,有利就干、无利不干,利大大干、利小小干。以前,在有利可图的地方,有些腐败分子利益熏心、贪得无厌。现在,在国家‚整风肃纪有铁规,权力已入笼子围‛的大形势下,已无可‚肆意妄为‛之权力,有些人无法通过给别人‚行方便‛来谋取私利,精神状态萎靡、工作热情减退、进取意识淡化,忘了‚心系群众、心系党的事业‛的初衷,认为没有可捞取的资本作为回报,不愿冒风险,不去推进工作,甚至在严的要求和规矩面前消极怠工,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


(未完,全文共7229字,当前显示129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