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淄博旅游特色村 中郝峪村

科学发展

和谐乡村

——打造鲁中休闲、养生第一村

中郝峪村,地处淄博市博山区池上镇境内,鲁山主峰之阳,黄花山---志公坪之阴,十里桃花溪之尽头,大有“林尽水源、世外桃源”之韵味。现有村民116户,人口346人,党员15名,耕地面积61亩,山林面积3900亩,林果面积1002亩,水域面积40亩村内峰峦叠翠,四周青山,林木繁茂,花果飘香,百鸟争鸣,本村森林覆盖率百分之98.6,百年以上古树千余棵,多条小溪缓缓流淌水中矿物质含量千余种,常年夏季平均气温26摄氏度以下,负氧离子含量四万以上,在村内一天吸氧量四吨以上,是一处以体验式休闲为主的养生小村。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物质的需求、对健康指数的要求也日益增加;他们每天面对的是不进则退的生存法则,呼吸是漫天的灰尘和废气,节日假期越来越渴望一个鸟语花香、宁静清新的去处。2007年以来,中郝峪这个地处在鲁山脚下林木繁茂、气候宜人的小山村,在市、区各级部门的引导下积极抓住旅游经济这条增收的经济脉,看准时机大胆创新,在不影响生态的情况下开始了科学发展的旅游乡村之路。村内相继开设了三个以农家菜为特色的小饭庄,并可容纳几十人休息的小旅馆。随着旅客的增多,小小的山村也变得繁忙起来,但村两委没有局限于现在的这一点点成果,当今经济社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村两委因此制定了“一年起好步、两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变样”的战略发展目标,要先走在社会的前沿,必须比社会跑得快,比常人付出更多、更艰辛,旅游即是服务,要从量变—质变,在增加项目的同时提高服务质量。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定制度,用经济制度来约束业户,用村民增收来信服村民。

摆着为民增收,为民创利的目的,在上级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村两委带领村民真抓实干,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大力度整改村容村貌,整改河道,整修道路,夯实硬件设施,大力开发村旅游项目,成绩显著先后被评为“省级卫生村”、“市级文明村”、“市级新农村建设先进村”、“区级旅游特色村”、“区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称号。

一、主要项目

单一的旅游项目留不住游客,村两委清楚的看到自身的劣势,2009年本着结合自身优势突出特色的理念,投入500余万元,建设成立了占地600余亩的前沿真人cs野战俱乐部,成立淄博博山幽幽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并依次开发了占地100余亩的拓展培训基地,配套建设相关培训设施,射箭场、500米水上漂流等娱乐项目,合理规划场地,在不破坏原有环境的情况下,规划了巷战区、穿越区、休闲区、娱乐区、野战区、培训区等娱乐场地,在区委区政府的帮助下,做好宣传,扎实服务水平,在提高服务质量上下功夫,在打造品牌上谋发展。

1、吃

民以食为天;幽幽谷旅游合作社在最先下功夫的就是在吃上面,在不破坏生态情况下,相继在村小河内建造饭庄三个,并对所有的菜品进行研究,针对我们村情况,常年特色野菜,放养山鸡等特色菜品。在用餐环境上也进行提升,无杂草,无蚊蝇。在自然环境下食用绿色食品,物质、精神同时享用。

2、住

2008年,村两委克服了群众关系复杂,难管理,难统一,经费紧张等困难,对村住宿业进行整合规范,成立了幽幽谷旅游合作社,投资800余万元以普通农家院为基础,建成以“吃农家饭、住农家院、观农家景、享农家乐”为主要的特色旅游项目,在开发建设“农家乐”时,我们引导业主研究特色、挖掘特色、突出特色,用各自的特色寻求错位发展、差异发展和资源共享。充分体现“农家乐”的原汁原味,做足“农”味;增加参与性、娱乐性等服务功能,做足“特”字文章,使游客喜欢来、玩得牢、留得住。


(未完,全文共4662字,当前显示148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