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人大代表关于反腐倡廉建设的几点思考

党风问题,始终是关乎一个政党生死存亡的关键所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0余年来,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于党的作风建设都有过深刻的阐述。新时期,加强党风廉正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同样也是一个重大课题,最近,笔者结合自己所负责的工作,围绕着党风廉正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反腐倡廉工作任务依然艰巨

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力领导下,经过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党风廉正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各地区、各部门围绕工程建设、土地出让、政府采购、资源开发、银行信贷等重点领域,认真开展反腐纠风工作,查处了一大批违法违纪案件,一些身居高位的腐败官员纷纷落马。如原云南省红塔集团总经理诸时建,是一个具有几十年党龄的老党员,他为红塔集团的创立和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为国家也创造了大量财富,但他最终没有挡住金钱的诱惑,贪污国家财产数千万元,被依法判处无期徒刑;原北京市市长,中央政治局委员陈希同为革命打江山立过功勋,但因不注意自己的世界观改造,腐化堕落,最终沦为被人们唾弃的腐败分子,被开除党籍,并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5年,从对诸时建、陈希同的处理中,我们可以看出党中央惩治腐败的坚强决心。在查处大案要案的同时,党和政府还注意加强制度建设,从制度上去堵塞漏洞,如,现在全国很多地方已经开始实行干部个人财产申报制度,离任审计制度,干部定期互调制度等等。可以说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腐败现象的蔓延。

在看到可喜进展的同时,我们也不无忧虑的发现,反腐斗争年年搞,腐败分子还是时时有,腐败手段也更加隐蔽,从长远看,我们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还缺乏足够的广度和深度,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还比较薄弱,干部队伍中为政不廉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挥霍公款、行贿受贿、吃拿卡要、以权谋私、买官卖官、非法占有集体财物等不良风气和违法行为,还屡禁不止,这些现象败坏了党风政风,阻碍了生产力的健康运行,更将影响一个地方的整体发展,因此,当前的反腐倡廉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我们的任务依然艰巨。

二、腐败行为诱发因素多种多样

为什么反腐腐难灭,为什么腐败分子总是“前赴后继”“源源不断”,究其原因,错综复杂,有深层,有浅层,有主观,有客观,以本人这些年来各种不同行政工作经历来所感所思,我认为,腐败现象之所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滋生腐败的温床比较“辽阔”,领导干部的工作与生活中,存在着诸多的腐败诱发因素,需要当事人时时处处自警、自省、自励、自重,否则一不小心就误入歧途。

(一)权力失控因素。当前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在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尚不够健全、完善的情况下,一些权力失控、失管,少数掌握一定实权的部门和党政干部利用手中权力搞权力寻租,把自己从“公仆人”异化为“经济人”,最终经受不住权力的考验,腐化堕落。


(未完,全文共3742字,当前显示117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