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昌图=调研报告 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的实践与思考5篇

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

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联系农民群众的纽带,是农村基层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为落实中央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市委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巡回检查四组在渝东北各镇、乡、村巡回检查时,就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进行了专门调研。

一、村级党组织现状

村支委一般设置实职干部3人。支部书记1人,副书记1人,文书1人。支部书记工作补贴每月只有450元左右,文书(包括副支书)只有360元左右。新形势下,我市村支两委要落实“三项制度”、计划生育政策、宣传与落实党的惠民政策、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要排解民忧、化解民怨,同时还要考虑全村发展规划,引领全村农民发展致富等等工作。因此,村干部工作特别繁杂,非常辛苦,但他们的收入却很低,相关保障体系也极其不完善。

二、村级党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村支委干部年龄结构老化,文化层次普遍偏低,能力相对偏低有不少的老干部仅有小学文化,甚至连小学都未毕业。还有一部分村干部年龄在55岁,甚至超过60岁,行动不便,耳不聪,目不明。原因:

1.由于劳务输出,村里有文化的、能干的年轻人大都外出务工去了。以前有个“993861部队”的说法,就是说常在农村的基本上是老人、妇女和孩子,现在情况是大都只有老人和孩子了。

2.村支委干部经济待遇太低,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又跟不上,导致岗位不能吸引年轻人

(二)不少村干部“混日子”的思想严重

有的村支委班干部抓计划经济模式下的社会管理比较有经验,但市场经济下抓发展则能力普遍偏弱,出现“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状况。但却认为,我为党工作了几十年,眼看就快到点了,虽然不怎么做事,但却不愿意退下来。

自身缺乏权威和组织领导能力,对一些事关全局的问题,如村庄整治、全村的经济发展、如何提高农民收入等问题,认识不够,研究不透,或者根本就没有心思琢磨探索。更谈不上关心后备干部的培养和锻炼,把主要精力和热情放在如何保住自己的位置,缺乏远见和责任意识。

(三)制度不健全或者评估考核不逗硬

1.新形势下农村管理模式有非常大的变化,相关的配套制度有滞后之嫌

2.虽然每个村都有规章制度。但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制约,党内、群众和社会并举的监督制约机制还不够完善。

3.镇、乡在对村支委干部进行考评时,因为对村支委干部诸如“政治没奔头、工作没搞头、退休没想头”等一些很现实的难题也颇感无奈而手下留情,导致评估考核不逗硬

(四)对村的经济发展无规划,思路不清晰

由于受文化层度的局限,懂科技知识,再加之地处偏僻的山村,视野不够开阔,因而不少村支两委干部很难接受新事物、无法适应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可能对本村的发展做深入的调研,就如何创新发展集体经济、整合本村资源理清思路,制订切合本村实际的发展规划。

(五)对村级党组织的作用认识不到位

有的村干部认为抓基层组织建设是虚,抓经济建设是实。有的虽然对基层班子重要性认识明确,但缺乏理论指导与党性修养,对国家政策与法律法规的学习不够,没有能力实施班子建设。

(六)阵地建设滞后,开展活动难

强化基层党建明确提出了“有人理事、有钱办事、有阵地议事、有制度管事”的保障机制。但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由于国家财政拨款太少,农村现目前自身造血功能又非常之差,导致很多个村仍然未能建成村级公共服务中心,非常难于开展活动,出现虽然有人、有制度,但既无地方议事,也无钱办事的状况。


(未完,全文共5239字,当前显示149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