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潇洒桐庐

一座满目青翠的山水新城

这是一处山水福地,这是一处人居佳境。

她曾经是华夏中药鼻祖桐君老人的采药结庐地,她曾是东汉高士严子陵的隐逸垂钓处,她也曾让北宋大文豪范仲淹等历代文人墨客为之沉醉、吟诵不尽。

而今,她先后荣膺“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优秀旅游名县”、“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卫生县城”、“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县市”等诸多“桂冠”,以厚重而又轻灵的城市特质——潇洒,紧紧勾住了域外众生的心神和眼球。

她就是紧邻“人间天堂”杭州西侧,地处浙江西北部富春江畔,镶嵌于“西湖-富春江-千岛湖-黄山”国家级黄金旅游线中心的一颗璀璨明珠——桐庐。绿色城市:百里春江,桐庐最绿

在钢筋水泥的现代城市中,桐庐是一个绿色的另类。如果你是第一次到桐庐,那你一定会感叹于这座城市如矿泉水般清新的空气。而如果你了解到,在这座城市的南面,有一座天然大氧吧——约700公顷的大奇山国家森林公园,每天在向桐庐输送着无穷无尽的新鲜氧气,你或者还会动起留下来的念头吧。

是的,这就是桐庐的绿之魅。

桐庐人深知,山水是桐庐的魂。2004年,桐庐人均gdp达到2900美元,再次进入全国百强县。按照国际惯例,人均gdp达到1000~3000美元时,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孰重孰轻,桐庐人需要做出一个判断。

桐庐人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生态优先、以人为本。道理也简单,既然自然资源是桐庐最大的优势,桐庐人就要走出一条生态产业发展的健康道路来。在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中,桐庐县一直致力于“山水福地•人居佳境•旅游胜地”品牌的营造,注重历史文化和生态园林两大优势资源的结合,在山灵水秀相和谐的自然风光里,通过全县人民的不懈努力,山川更加秀美,经济更加繁荣,“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生态桐庐”正在一步步提升,在2008年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县的基础上,力争2010年跨入国家级生态县行列。

经济发展,不可避免要搞工业。桐庐县政府严格控制工业污染。他们成立了工业项目把关领导小组,环保享有一票否决权。近几年来,否决了180多个高能耗、污染项目。为了保护流经城市的一江碧水,桐庐对于富春江、分水江两江的沙石开采进行了严格规范,还成立了专业打捞公司,专门打捞江上的水葫芦等漂浮物。富春江、分水江及其支流水质总体良好,2008年桐庐县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桐庐人是聪明的,他们认识到了生态是一个城市最大最持久的财富。桐庐的发展也证明了,经济发展是可以避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

现在,桐庐拥有森林公园九个——其中国家级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三个——龙门山森林植被、岭源猕猴和金竹岭红豆杉及野生长叶榧自然保护区。2002年,2002株古树名木告别了千百年来的默默无闻,被郑重挂牌保护起来,沿富春江、分水江两江两岸构建了百万亩生态公益林。

多姿多态的园林是桐庐的一大亮点。依托桐庐优美的山水自然风光,精心打造富春江江滨公园、天目溪江滨公园等一批城市公园,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人们漫步其间,享受绿色空间带来的清新和喜悦。2009年,桐庐又启动了迎春南路景观改造工程,新增绿化面积约35公顷,迎春南路将成为桐庐的迎宾大道。

绿色是城市的生命。2007年,桐庐正式启动“省级园林城市”的创建,至2008年底,桐庐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629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75.8%;绿地面积596公顷,绿地率40.32%;公园绿地面积119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56平方米。目前,全县有省绿化示

范村10个,市园林绿化村9个。


(未完,全文共5157字,当前显示147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