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山东小麦生产发展潜力分析

关于鞍山市第三产业发展潜力的分析

文章作者:文章来源:《辽宁经济统计》2011年第12期日期:2012-4-24浏览次数:

第三产业发展速度的快与否、质量的优与劣关系到鞍山国民经济能否在进入“后工业化社会”时代持续走强的关键,关系到能否切实落实“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真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出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路径。我们通过比较鞍山“十一五”以来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化情况,并对比国内青岛、大连、石家庄、宁波四城市2010年第三产业的统计数据,分析鞍山市第三产业未来发展的对策。鞍山市应通过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产业,加快第三产业结构创新力度、提高第三产业的市场化程度,加快第三产业人员素质建设等措施来推动第三产业整体发展,为鞍山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鞍山市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1.2010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分析。以下使用西方具有代表性的服务业四分法将国家统计局2002年公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第三产业的14个分行业合并归类,将各个分行业划分为四个部门:分配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和社会性服务业。以此作为分析鞍山市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化的依据。

从构成项目上来看,2010年鞍山第三产业各个分行业的实际产出之间表现出非常大的差距,对鞍山gdp贡献最大的五个行业分别是批发零售业(占第三产业比重31.8%,下同)、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2.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9.6%)、住宿和餐饮业(8.3%)以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7.6%),这五大支柱行业增加值为612.4亿元,占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的69.8%,基本上这些都是典型的传统服务业,其余九个行业增加值合计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0.2%,其中包括金融(3.8%)、房地产(5.2%)、文化体育(3.7%)等现代服务业。通过服务业四分法可以看出鞍山第三产业结构在2010年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分配性服务业对第三产业贡献最大。分配性服务业由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构成,作为商品流通的辅助性服务,是为第

一、第二产业与最终消费者之间提供联系的活动,是典型的传统服务业。2010年鞍山第三产业中的分配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整个第三产业增加值的41.4%,在四分法分类中比重最高。

“十一五”期间鞍山分配性服务业比重逐年降低,从2006年42.6%降为2010年的41.4%,但在服务业所占比重始终居于首位。从内部构成上看批发和零售业份额缓慢下降,从2006年占第三产业份额的33.6%降到2010年的31.8%,减少1.8个百分点,2010年增速为14.5%,落后于第三产业增速3.4个百分点。由于分配性服务业绝对数额较大,尽管比重逐年下降,但鞍山以传统服务业发展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未有明显改观。


(未完,全文共6350字,当前显示116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