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如何写好请示和报告

请示

1.含义与特点。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给予指示或批准时,使用的请示性和陈述性相结合的上行公文。

根据内容划分,请示可分为请求指示的请示,请求批示、解决问题的请示,请求批转的请示。

请示的使用范围比较广,一般包括。涉及方针、政策界限等方面的重大问题,请求上级给予明确和具体的解释;工作中遇到难题,请求上级给予指示或支持;工作中遇到新的情况、新问题无章可循,要求上级给予指示;本单位意见分歧,无法统一执行,需要上级做出裁决;超出本机关职权处理范围以外的一切事项;因本单位情况特殊,难以执行上级的统一要求,需要变通处理的问题;上级主管部门明确规定,必须经过请示才能办理的事项。

请示的特点是:

⑴目的性。请示的行文目的在于请求上级机关给予指示或批准,要求收文单位必须作出答复,否则就失去了行文的价值。上级机关收到请示后,对其请求事项,无论同意不同意,都应作出批复,该批复的不批复,该及时批复而不及时批复,是失职行为。

⑵时效性。请示事项往往是工作中遇到的急需明确或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则势必会影响或延误正常工作的开展,因此,请示事项具有紧迫性,必须及时行文,也要求收文机关及时作出答复。

⑶一文一事制度。如有多种事项需要请示,必须分别行文,以免造成批复的延误。

⑷只能有一个主送机关。受双重领导的机关,也只能住送一个领导机关,而将另一个作为抄送(报)机关,由主送机关作出批复意见,以免上级机关因所做批复意见不一而产生矛盾。

3.请示的写法。请示的结构包括标题,正文和公文生效标识。⑴标题。标题一定要概括请示的内容,一定要有“请示”字样,切忌与“报告”连缀。主送机关要写机关全称,以示尊重。

⑵正文。正文包括三个部分。一是为什么请示,即请示的原因、缘由和依据,要求从背景事实和政策依据等方面简明而充分地讲明请示的理由二是请示事项,即所请示问题及其具体解决方法和措施,写明请示的问题、事项和请求批准的意见三是结束语,这里要提出明确要求,但语气要谦和,一般常用“以上意见妥否,请批示”,“特此请示,请批示”,“以上意见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执行”等

⑶附件说明。请示的正文要求写的简明扼要。为了便于上级机关研究、批复,往往需要将请求批准的建议、方案,请求批转的文件或供领导批复时参考、查用的调查材料和有关文件作为附件附录于后。凡带有附件的请示,应在正文之后按安排顺序注明附件标题和件数。

⑷公文生效标识。包括发文机关名称,成文日期和机关印章。请示必须加盖机关印章,不盖章就没有法定效力。

4.请示写作应注意的问题:

⑴缘由部分要开门见山,内容要实事求是,简明扼要,言之有据,意见要明确具体,讲究条理。⑵主送机关只能写一个。如确需请示两个机关,主送机关在前,另一个使用“并报”连带其后。

⑶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应根据内容写明主送机关,以便由主送机关负责答复。

⑷一文一事,以便于上级答复,切忌一文数事。

⑸请示一般用于反映较重大的问题,对工作中的一般性问题和意见需要请示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用“函”。

⑹请示一般不得越级行文,因情况特殊需要越级行文时,必须同时抄报所越过的上级机关。

除领导直接交办的事项外,不要直接送领导者个人,也不要同时抄送同级或下级机关。

5.报告与请示的区别

⑴二者行文的内容不同。请示主要是写比较急迫的,需要上级机关指示、批准的事项;报告则主要着眼于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或提出建议。

⑵二者行文的目的不同。请示一般要求上级批复;报告不要求批复,即使是呈转性公文,也只是请求批转有关部门执行或参考。


(未完,全文共4845字,当前显示145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