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小麦

一、总体思路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传统的种植方式由于田间小气候恶化,病虫害严重,土、肥、光不能充分利用,产量难以进一步提高,推广增产减灾关键技术、实现良种良法配套、优化结构、依靠科技、提高品质、主攻单产、增加总产,推进区域化、集约化生产,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摸索小麦-玉米、花生高效立体种植模式,使小麦产量、夏玉米产量稳定在千斤以上,亩增收花400-600斤。

二、目标任务

以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发展粮食生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坚持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推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首要任务,坚守耕地“红线”不动摇、坚守生态“绿线”不含糊、坚守粮食底线不懈怠,在全市夏粮面积稳定在x万亩以上,总产x亿斤以上,玉米面积稳定在x万亩以上,总产x亿斤以上的基础上,稳步推广夏玉米花生套种稳粮增油高效栽培技术。

三、试验方案

1.土壤选择。选择耕层深厚,排水性好,有机质丰富,富含钙质,疏松易碎的土壤类型。

2.种植模式:小麦纯作,玉米田施行每一间作套种带宽2.4米,种植3行玉米,4行花生。玉米小行距30厘米,大行距170厘米,株距20厘米,亩种植4000株;大行种植花生1-2垄4行,大畦沟宽1m(内种玉米3行),净畦面1.2-1.4m,垄高15-20cm,行距30厘米,株距14-17厘米,每亩0.9-1.1万穴。(如图

1、2)

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

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

3、茬口安排:10月下旬播种小麦。翌年5月底至6月初小麦收获后,及时铁茬或灭茬整地播种夏玉米,起垅点播夏花生,9月下旬-10月上旬收获玉米、花生。

四、栽培要点

(一)小麦。选早熟、矮秆、耐肥、抗倒伏的许科

316、汝麦0

319、平安8号、郑麦90

23、郑麦769

8、豫农20

2、众麦2号等高产品种。前茬作物收获后,每亩施有机肥2000公斤、纯氮13-15公斤,五氧化二磷6-7公斤,氧化钾5-6公斤,硫酸锌1-1.5公斤,硼肥(硼砂)0.5-1公斤。施肥方法上为底施和追施相结合,即有机肥、氮肥总量的70%和全部磷、钾、微肥做底肥。耕翻整地后播种小麦。翌年小麦返青后追施剩余30%的氮肥作拔节孕穗肥,灌浆期可叶面喷施尿素、磷酸二氢钾和微肥。适时防治病虫草害。具体措施为:一是适时收秋腾茬整地:玉米最迟在9月底收完腾完;花生在10月5日前收完腾完。按照“秸秆还田必须深耕,旋耕播种必须耙实”的要求,精细整地。

二是土壤药剂处理:重点防治野燕麦、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防治野燕麦,可用40%野麦畏每亩300毫升对水40-50公斤,小麦全蚀病发生重的地块亩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每亩3公斤,用30公斤细土拌匀,地下害虫、吸浆虫危害严重的地块,每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2.5-3公斤兑细土25~30公斤,或用辛硫磷乳油200~250毫升制成毒土25~30公斤,翻耕后均匀撒于垡头,然后随耙地将药剂与土壤混匀;

三是适期适量匀播。因地制宜,推广‘二晚’技术。在10月底前高质量完成播种任务,亩播9~10公斤,误期晚播麦田,要选用弱春性品种,每晚播2天,亩增加播量0.5公斤。麦播期间,严把防疫关,防止危险性病虫传播,推广种子包衣、药剂拌种技术。


(未完,全文共4550字,当前显示134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