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对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考[1]5篇范文

关于加快推进怀柔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怀柔区交通局党委书记、局长苗俊存

伴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我国城镇化进程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方针,以城市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带动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要求。同时,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模式是城市进步和交通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产物。如何构建我区城乡一体化交通体系,是影响我区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一、我区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模式的必要性

1、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需要

目前,北京正处在工业化后期,今后二十年是北京完成工业化历程、实现城市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时期,由于循环累积效应,北京的人口规模将进一步增大。2004年10月修订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继承了以往规划中城市空间布局的正确思路,突出了首都在产业和城市发展上的特点。规划对北京城乡发展作出了新的调整,因此,根据总体规划的目标,结合北京城乡交通现状,进一步研究北京城乡交通的发展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

2、实现《北京交通发展纲要》目标的关键所在

北京市委、市政府为指导北京交通事业的新发展,决定编制《北京交通发展纲要(2004~2020)》(以下简称《纲要》)。《纲要》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分析了交通问题的症结与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建设“新北京交通体系”的目标,制定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战略途径、基本交通政策和近期实施的重大行动计划。《纲要》将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制定全市交通规划、交通政策和实施计划的纲领性文件。它既是政府在发展交通方面对社会的承诺,也是规范公众交通行为的基本准则。北京正在努力建设市区交通与市域交通、城市交1

通与城际交通协调发展,与城市综合管理整合一致的城乡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一体化交通”将交通的发展从单纯的交通工具与交通设施发展,延伸到交通规划、设计、建设、组织、运营、管理等整个过程中。“一体化交通”是现代城市交通发展的基本特征。任何一个环节的脱节,都有可能造成交通系统的不方便,不清洁,不透明,或不快捷。在此过程中,必须用各种技术、经济、管理手段调节控制交通需求,增加运输效率较高的公共交通的交通承担比例,以达到城市交通总体上的供需均衡,宏观上优化交通资源的配置。

由此可见,如何构建北京市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模式是北京市实现《北京交通发展纲要》的关键之所在。在进行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时,其主要研究重点是城乡交通一体化交通方式的合理结构,实现公共交通为主体,以轨道交通和大容量快速公共汽车为骨干的多元化交通方式协调发展。

3、交通供需平衡的需要

“十五”期间,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平均年递增11.4%,五年内新增机动车108万辆,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59万辆,其中私人小汽车达到130万辆。

全市居民日出行量迅速增长,平均年递增4%,2005年底已达到2830万人次/日(不含步行出行量);中心城地区道路全日交通量近3年增长更为迅猛,累计增加43.5%,平均年递增12.8%,市区机动车出行总量已达到415万车次/日。


(未完,全文共4043字,当前显示129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