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泗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定重点村退出工作方案

灵扶办发„2012‟1号

灵台县扶贫开发办公室

关于开展新标准下贫困人口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的

各乡镇人民政府:

全县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编报后,对今后十年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已初步确定,为了认真核实扶持对象,瞄准目标,夯实基础,促进“工作到村、扶贫到户”措施的落实,按照省扶贫办《关于抓紧开展新标准下贫困人口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的通知》(甘开发„2011‟127号)精神和市扶贫办要求,结合我县实际,为尽快对我县农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新贫困标准下的贫困人口逐户建档立卡,逐户落实扶贫政策和逐户考核扶贫成效,实行扶贫对象的动态管理,现就全县开展新标准下贫困人口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安排如下:

一、目的意义

新阶段前十年扶贫开发工作已经结束,后十年要确保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任务十分繁重,以贫困村为基础,以贫困户为扶持对象,是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根本。开展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

—1—

元(2010年不变价)新贫困标准以下的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分清全县农村扶贫和低保两类贫困对象,建立“乡有册、村有薄、户有档、人有卡”的贫困档案,对于逐户落实和考核扶贫工作,对扶贫对象实行动态管理等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对贫困户建立卡的基础上,科学安排和规划今后的扶贫攻坚工作,着力瞄准扶持对象,确立明确的工作目标,创新连片开发整村推进和到村到户项目管理机制,真正使贫困村、贫困户得到有效的扶持,并将进一步加强整合资源,促进“工作到村、扶贫到户”措施的落实,为新一轮扶贫基数核定打好基础。

二、对象范围

对象。以2010年全县农村登记户籍居民中,统计监测调查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2300元、且具备劳动能力的户籍人口为对象。

范围。以全县8个扶贫乡镇为重点,本着摸底的原则,并对全县整体纳入六头盘山片区后的其余5个乡镇及万宝川农场,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一并纳入贫困识别和建档立卡范围。

三、工作任务

实事求是的摸清底子并识别贫困人口,除把全县2010年底统计部门监测的5.64万农村贫困人口具体落实到村到户外,同时将贫困标准提升后新增加的农村贫困人口一并识别并落实到村到户,包括2000年底省上核定全县的108个(合并后为95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和面上的89个非重点村,据实调查登记,突出2010年贫困村选定后今年县上初步测算上报省市的135个行政村(2010年底人均纯收入2300元以下,详见《灵台县农村基本情况统计表》),分别按建档立上卡建立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其中电子档案以纸质档案为基础,录入贫困农户信息管理系统后形成电子档案。

四、基本原则

1、坚持明确工作对象的原则。本次建档立卡的主要对象是对2010年底人均纯收入2300元(含2300元)以下的农村贫困人口进行调查统计,建立相关档案,包括重点村和非重点村。其中上报省市的汇总统计数以乡为单位原则不突破《灵台县农村贫困人口基本情况统计表》—

2—

初步测算数字,但具体到村可据实参照附表5的测算适当调整。

2、坚持村、户结合的原则。本次建档立卡要以乡为单位,逐村组织识别贫困人口并建立相关档案,乡镇要对各村贫困人口识别和建档情况进行汇总,最后由县上汇总各乡镇的情况后上报省市。


(未完,全文共4814字,当前显示132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