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水土保持监测报告编写

水土保监测研究进展

摘要:在总结评价近几年来我国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监测技术进展的基础上,指出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监测的难点和不足,包括合理的监测频率难以确定,水土流失动力因子监测不深入和高新技术引入及应用不足;展望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监测的发展趋势,为实际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指导。关键词:开发建设项目

水土流失

监测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地各类开发建设项目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现象日益突出,加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监测工作,已成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相比于自然状态下的水土流失发生发展过程而言,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具有突发性、强度高、危害大等特点,因此,在2002年发布实施的《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中,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单独列出,并对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监测技术、方法做出了原则规定。因此,进一步研究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监测技术与方法,对指导实际工作,丰富水土保持监测理论与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笔者在搜集我国近年来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监测技术的进展,指出现有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监测中存在的难点与问题,并分析未来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指导实际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1.开发建设项目整体状况

据“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开展的开发建设项目调查统计,以“十五”期间建设项目为例说明,“十五”期间,我国共有开发建设项目76810个,占地面积达55218万hm2。

1.1行业分布特点

在各类开发建设项目中,城镇建设项目数量最多,达24727个,占总数的32%;其次是交通铁路行业,尤其是公路工程项目,总数为13229个,占总的17%;水利水电类项目和采矿类项目分别占12%和10%。以上4类建设项目共占开发建设项目总数的71%,其他行业建设项目数量较少,均在10%以下。建设项目占地面积排前3位的依次为:农林开发工程、公路工程和城镇建设项目,这3类项目占总占地面积的80%。

1.2时空分布特点2001—2005的5年间,各类开发建设项目数量依次为1068

1、1429

8、177

42、18356和15723个,数量上明显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空间地域分布上,开发建设项目多集中在我国西部地区,占总数量的39%,中部10省份占32%,东部6省市占18%,东北3省占11%。这与我国相继实施的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密切相关。

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特点

与自然状态下的水土流失相比,开发建设项目的人为水土流失表现出以下明显的特点:

1)水土流失发生时空的不均衡性。水土流失强度首先表现在建设区域内空间上分布的不均衡上,土石方挖填量大、地形地貌复杂、降雨集中的区域或者部位,水土流失强度大;扰动程度小、土石方挖填量小、地势平坦、降雨量小的地方,水土流失强度一般较小,新增土壤流失量一般不大。在时间上的不均衡性表现在,主体工程施工过程中,土石方施工阶段内,水土流失强度高,其他时期水土流失强度低;工程建设雨季施工期内水土流失强度大,干季施工水土流失强度小(但相应地风蚀程度会有所增加)。

2)水土流失的突发性与高危害性。自然状态下的水土流失,一般在原地貌上年复一年地发生,其强度一般不会发生特别大的变化。建设项目则不然,遭遇到暴雨、大风等外动力条件的时候,水土流失强度比原状态下成倍、成百倍,甚至成千倍地增加,突发性明显,故其危害性也大。


(未完,全文共6512字,当前显示142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