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构建双重预防机制遏制重特大交通运输事故事实方案

构建“双重机制”遏制重特大事故

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设计、工艺设备设施、生产经营材料和人员安全素质等因素,与重特大事故是否发生直接相关。抓好“双重预防机制”,是降低和管控安全风险、遏制重特大事故最根本、最长远的治本措施。

3月28日,在甘肃省兰州市召开的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座谈会上,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徐绍川代表总局,第一次在全国性的会议上,系统阐述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并对当前遏制重特大事故面临的形势、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对下一步工作作出重点部署。

多因素造成重特大事故

徐绍川说,经过2016年以来的多方努力,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的“牛鼻子”地位初步确立,“双重预防机制”(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源头管控制度建设、推动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保护生命工程建设等重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是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形势依然严峻。

徐绍川介绍,重特大事故损失惨重、令人痛心。2016年,全国发生重特大事故总量同比虽然分别下降15.8%和25.7%,但煤矿、电力、水上交通、餐饮娱乐等重特大事故不降反升;今年以来,全国已发生重特大事故7起、死亡(被困)87人,同比增加1起、13人,影响也十分恶劣。当前,全社会对安全生产关注度越来越高,对事故容忍度越来越低。

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性,使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累积叠加,防范重特大事故的难度很大。由于历史造成的区域经济发展的较大差距,使我国传统行业领域和经济社会发展新业态的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同时并存,有的甚至累积叠加,遏制重特大事故的难度很大。随着经济转型升级提速,城乡运行高速度、人才高密度、设备大型化和工艺复杂化等,使事故成因更加复杂,事故放大、耦合、衍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明显增加。部分企业心存侥幸、盲目乐观,遏制重特大事故的责任意识不强、摆位不高、措施不力。部分安监干部畏难情绪严重,对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决心不够大、认识不够深、工作不够实、办法不够多。

如何构建“双重预防机制”

面对上述困难,要如何解决遏制住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的问题。徐绍川提出了几项工作思路。

首先,徐绍川在介绍“把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这一防范原则之时,再次强调了风险与隐患的区别。他说,安全风险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性的组合,隐患是风险管控失效后形成的缺陷和漏洞,隐患不及时治理将导致事故发生。要坚持风险优先原则,切实把全面辨识评估风险和严格管控风险作为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从“人、机、环、管”4方面建立全生命周期的风险评估和防控系统,并坚持全员参与和持续改进原则,不断强化法人单位主体责任和企业员工主体地位,建立和执行好全员负责、全过程控制、自我修复、持续改进加强的双重预防工作机制。


(未完,全文共3715字,当前显示115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