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黔西县戒毒所

私人戒毒所

篇一:一定不要相信“吸一口不上瘾”的谎言

禁毒教育专家:一定不要相信“吸一口不上瘾”的谎言

(使人成瘾是毒品最本质特征,但在“嗑药”、“嗨吧”、“溜冰”、“打k”等时髦称谓伪装下,合成毒品已成青少年涉毒重灾区。)

本报记者向楠《中国青年报》(2014年08月28日07版)北京市禁毒教育基地管理中心副主任、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副秘书长曲晓光,原本每年只有国际禁毒日(6月26日——编者注)前后,才有一些媒体的采访电话。今年,从第一个影视圈艺人涉毒案被曝光后,他的手机几乎被各家媒体打爆。但是曲晓光把大多数采访要求都婉拒了。因为在他看来,许多媒体的焦点和讨论方向完全搞错了。

“影视明星涉毒这么大的事情,一些媒体竟然只满足于挖一些边角料进行炒作。”经过谨慎沟通,决定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后,曲晓光一见到记者就情不自禁感叹。

他说,毒品问题特别是青少年涉毒问题,最近几年快速蔓延,形势很严峻,但社会似乎不太觉察,没有引起足够的警觉重视。明星吸毒案引发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关注,此时正该是媒体站出来,向广大青少年讲清楚吸毒危害、可能涉毒的原因和防止染毒的办法的时候,可是,事件发酵到现在,仍然没见几家媒体来干这件当务之急的正经事。

青少年沾染毒品一般有五种原因,明星家庭和我们社会对此都重视不够

中国青年报。娱乐明星吸毒,会对青少年产生什么样的特殊影响。

曲晓光。当下社会,娱乐偶像在青少年中拥有很大的影响力,在90后、00后群体中更是如此。在偶像崇拜、青少年热衷模仿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娱乐明星吸毒,表面上看似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事实上却会对青少年产生极为不良的示范与影响。

通过实际案例研究我们发现,对于偶像吸毒,青少年粉丝会有几种不当反应:一种是把吸毒行为当作“潮”、“酷”,进行模仿;另一种是搞不清楚自己的偶像为什么去做违法的事情,进而导致本就脆弱的价值观产生混乱。当众多粉丝对偶像吸毒行为没有太当回事时,又会反过来影响涉毒明星轻视自己的违法行为及其社会后果,即便受到法律惩处,之后仍会复吸。

中国青年报。这是不是一些公众人物涉毒被拘留后仍敢说“不后悔”的原因。

曲晓光。的确如此。在我国,吸毒是违法行为,触犯法律就应该接受惩罚,特别是公众人物,更不能拿法律开玩笑。现在,从被曝光的案件来看,吸毒这种违法行为似乎已经成为娱乐圈的一种“圈子文化”,这无形中混淆、颠覆了这个行业从业者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极大地损害了娱乐圈的道德信誉。如果不尽早根除这种“圈子文化”,往后可能会有更多影视明星身陷吸毒的丑闻之中,甚至可能出现明星吸毒低龄化的趋势。

每一次娱乐明星吸毒案件被曝光,总能引起社会舆论的高度关注。我们应该借这个机会,加紧普及有关专业知识,让青少年清楚地了解毒品的严重危害,强化青少年自觉“远离毒品”的意识。但可惜的是,我们当下一些媒体却把它当作跟风炒作的机会,不断去挖掘各种“八卦”、“隐私”,无视媒体在这个问题上的社会责任。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

中国青年报。你可否具体说说,媒体应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负责任的。

曲晓光。咱们就拿这几天媒体还在连续报道的柯震东、房祖名吸毒一案来说吧。现在,学界公认青少年沾染毒品一般有五种原因——好奇心理、炫耀心理、交友不慎、缺乏对毒品危害的认识和家庭环境影响。对于这五方面的原因,这几年,我们专家在做讲座或接受采访时一直不厌其烦地在提,网上也很容易找到相关资料,但却总是很难引起青少年包括家长们的注意。


(未完,全文共8066字,当前显示141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