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珲春市委书记王景友在中共珲春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

珲春市委书记王景友在中共珲春市

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各位代表,

同志们:

这次大会是我市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召开的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会议。大会的主题是:深入贯彻图们江开发开放战略,加快建设国际化窗口城市和特殊经济区,为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下面,我受中共珲春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委托,向大会作报告。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基本经验

过去五年,是我市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在省、州委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图们江规划纲要》,团结带领全市25万各族人民,抢抓机遇,共克时艰,超额完成了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主要指标跃上新台阶。工业经济总量、地方级财政收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进入全省前十名,先后荣获吉林省工业提速增效十强市、全民创业先进市和县域突破明显进步奖。2011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0.5亿元、财政收入12.35亿元、工业总产值190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187亿元,分别是2006年的4.3倍、3.8倍、5.6倍和4.6倍。项目建设成果丰硕。五年累计招商引资248亿元,实施亿元以上项目62个,千万元以上项目269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5亿元。电厂二期投产,三期即将开工建设;矿业集团扩能改造,全市原煤产能接近千万吨;老龙口水利枢纽建成使用;生态新城、浦项国际物流园、东北亚国际新镇、豪德商贸城、永晖物流园等项目陆续启动。主导产业基本形成。能源矿产、木制品加工、纺织服装、信息电子、现代医药和海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不断壮大,增加值已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78%;物流、旅游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初步形成。预计到今年底,三次产业构成由2006年的10.8∶48.8∶40.4调整至4.1∶65∶30.9。

(二)对外开放持续升级。政策环境全面改善。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中朝共同开发和共同管理罗先经贸区正式启动;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合作规划全面实施;珲春特殊经济区报国务院待批,我市发展进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期。通道建设取得突破。长珲高速、东珲公路建成通车,吉珲客运专线紧张施工;罗津港码头初步改造完成,圈河至罗津公路开工,内贸货物跨境运输正式运行;珲卡铁路恢复运营准备就绪,扎鲁比诺港改造全面实施,千万吨国际换装站奠基;釜山、新泻航线首航成功,束草航线累计运量达5.4万标箱。商贸旅游持续壮大。编制了物流、旅游、循环经济等产业发展规划。商贸企业达926家。预计全年实现进出口额9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7

2亿元,分别是2006年的2倍和4倍。对朝旅游异地办证获批;三国环线游及对朝跨境自驾游正式运营;防川景区入选吉林八景,停车场、观光塔主体完工。全年预计接待游客70万人次,旅游收入7.5亿元,分别是2006年的3.9倍和6.6倍。

(三)改革创新向纵深推进。机制创新成效显著。全面推行“五位一体”工作机制,激励领导干部冲在一线、工作重点落在一线、项目调度立足一线、督促检查紧贴一线。成立航务局、专业招商局等机构。出台并严格执行首办负责、限期办结等十项制度。五年来行政审批项目精简1/3,审批时限缩短2/3。体制改革步伐加大。顺利完成免征农业税综合配套改革,基本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统筹推进城镇化综合配套改革。农村土地变更调查试点经验在全省推广。合作区创办小额贷款公司,打造融资新平台。


(未完,全文共13606字,当前显示146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