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关于增加西部民族地区教育投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提案

以科学教育发展观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近年来,我市义务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1998年提前两年实现“普九”,人口覆盖率100%,从根本上保障了广大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但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的存在,致使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仍然存在。

一是经费投入不均衡。在经费投入上,有人概括说。“城市学校人人爱,农村学校无人盖。”总体相对而言,政策性收费投入多一些,财政性投入少一些;优质学校“锦上添花”式投入多一些,薄弱学校“雪中送炭”式投入少一些;高中教育学校筹资渠道多一些;义务教育学校筹资渠道少一些;在校舍建设上投入多一些,在教育教学设施配置上投入少一些。

二是办学条件不均衡。在办学条件上,有人比喻说。“好的学校像欧洲,差的学校像非洲。”总体相对而言,城市学校校舍好,农村学校校舍差。就学校内部而言,存在校容校貌好、图书及教学设备差,教学楼条件好、学生住宿条件较差等现象。

三是教师资源不均衡。在教师配置上,有人总结说。“爷爷奶奶教小学,叔叔阿姨教初中,哥哥姐姐教高中。”总体相对而言,城市学校和示范性学校教师配得齐、配得强,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教师配不全,配得弱;文理科教师配得多、学历高、职称高,体艺教师配得少、学历低、职称低。

四是生源不均衡。由于城乡教育差异很大,优质学校教育与薄弱学校教育差异很大。义务教育“就近入学”的原则受到冲击,家长、学生择优就读的现象比较突出,造成了生源不均衡。

上述现象违背了教育公平原则。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底线。致力于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义务教育的根本方向和基本要求。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为此,我们必须用科学教育发展观统领教育事业全局,依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以科学的政绩观为指导,依法加大教育投入,建立教育投入监控体系,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前提


(未完,全文共3663字,当前显示87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