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对辽宁省新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思考

——从公共文艺入手,丰富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开始

(2007年8月)

摘要。本文以新农村的精神文化建设为题,简单分析了当前农村精神文化现状,并重点对阐述了新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切入点、注意点,最后结合自己三年来在辽宁地区的农村调研分析,在文末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政策性建议,以供辽宁省的相关政府部门参考。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精神文化

文艺

一、农村精神文化现状

随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高度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不断的提高,但与此孛行的是农村发展的滞后甚至倒退。非法宗教活动开始抬头;黄、赌、毒等社会丑恶沉渣泛起,老无所养,老无所乐现象日益严重,等等诸如此类的“病毒”因子导致农村社会的发展陷入了恶性循环之中。

我们苦思冥想如何才能使农村社会从恶性循环的阴影中摆脱出来。我们发现“病毒”因子之所以得以存活并泛滥,是因为人们的精神空虚,即而误入歧途,所以要解决好农村社会的问题,必须先治其精神,做好农村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坚持科学发展观,构件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做好城乡的协调发展。目前农村社会的精神文化建设还比较滞后,突出表现在农民业余文化生活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艺形式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群众文化生活单调,文化设施落后甚至一无所有,城乡文化发展水平相差悬殊。这不仅制约了农村社会的快速发展,也制约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二、对新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认识

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并做了一系列战略部署。其中的乡风文明为新农村的精神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但是如何去建设新农村的精神文化。是我们有待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作者本人对新农村建设问题有过三年的调研和思考,曾先后进入鞍山,海城,岫岩,台安,吉林四平,彰武等地的十几个农村调研考察,并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思想体系,对于辽宁省新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思考便是其中之一。

如何建设新农村的精神文化,我认为首先必须认清以下几点:

3新农村的精神文化建设,从公共文艺入手,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开始。

农村的精神文化水平反映了农民的精神面貌,生活习惯以及幸福感等多方面的重要信息。提高农村的精神文化水平,就是改善农民的精神面貌,生活习惯和提高他们的幸福感指数。

上世纪

七、八年代以前,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多为组织性和群体性的,如集体看电影,看戏,参加集体文艺活动等,在集体的组织作用下,农民业余文化生活比较丰富,反映出的农民精神面貌和生活习惯,农村整体精神文化水平较好。但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集体生产向家庭生产转变,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民对集体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急剧下降,精神文化生活以个人和家庭组织为主,主要是看电视,打牌,闲聊等,农民业余文化生活陷入急剧单调之中,并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日益突出。

两者比较我们不难发现,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需要依靠集体的力量,丰富的公共文艺活动可以改善农民的精神面貌和生活习惯,即而提高农村社会的精神文化水平。所以说,新农村的精神文化建设,应从公共文艺入手,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开始。8新农村的精神文化建设不在于为农民提供多少文化产品和服务,而在于为农民提供挖掘和创造本土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条件和资源。


(未完,全文共5147字,当前显示137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