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桐梓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1-8-

3信息来源:桐梓县委政研室

桐梓县位于遵义市北部,与重庆市接壤,210国道、川黔铁路、崇遵高速公路纵贯全境。近年来,桐梓县优越的区位、便捷的交通、凉爽的气候、丰富的资源吸引了大批重庆游客,观光旅游、乡村旅游开始兴起,特别是外向型乡村旅游已初具规模。2008年,全县接待游客7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9亿元。在我县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文化旅游占有一定的份额,桐梓人古文化、长征文化、抗战文化、军政文化、夜郎文化、宗教文化等在旅游中的作用日益彰显。

一、文化旅游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

(一)文化旅游资源状况

1、“桐梓人”古文化

岩灰洞古人类化石遗址。位于县城西北,九坝镇白盐井柴山岗南半坡上。1972年冬,该遗址发掘出古人类牙齿化石、旧石器数件和用火的痕迹,烧骨炭屑以及较多的哺乳动物化石。1979年版《辞海》载入了“桐梓人”条目。用火痕迹的发现,佐证了西南地区早有古人类活动和用火的历史。岩灰洞古人类化石的发现填补了中国考古史上20-29万年这一阶段环节无人类化石发现的空白。

2、长征文化

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位于桐梓县城南15公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35年2月,中央红军主力二渡赤水回师遵义,与黔军激战娄山关,歼灭和击溃黔军4个团,取得遵义会议以来的首次胜利。该景点有点金山、大尖山、鸡爪笼等战斗遗址。现存“娄山关”碑、关口战壕、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词碑、遵义战役红军烈士纪念碑、“娄山关”摩崖、红军战斗陈列室等。

3、抗战文化

(1)小西湖。位于县城南6公里处。被誉为“一湖西子水、半壁桂林山”的小西湖,是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被软禁在大陆的最后一个幽禁地。

(2)海军学校。抗战期间,原设在福州马尾的“中华民国海军学校”辗转迁徙桐梓县城,在桐驻留八年。学员其后多为国内著名学者、海军中骨干和国民党海军的高级将领。

(3)天门洞发电厂。该电厂建成于民国34年(1945年),装机容量720千瓦,为贵州省第一座水力发电厂。发电厂建成至今,发电机组已正常运转了半个多世纪。

(4)国民政府军政部兵工署41兵工厂遗址。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军政部兵工署41兵工厂迁到桐梓,主厂房设在天门溶洞中,面积约两个足球场大,现设备已拆除,洞改作仓库用。

4、桐梓军政文化

辛亥革命后,在川、滇、黔军阀为争夺权力而混战的角逐中,桐梓籍人周西成,由普通卒伍渐次擢升,形成以周西成为首领,以桐梓籍人为骨干的军事集团,当时俗谚有“无酒不茅台,有官皆桐梓”之说。周于民国15年(1926年)夏受命出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五军军长兼贵州省政府主席。周西成入省主政后,在军事、经济、教育发展等方面颇有建树。周西成死后,全省84个县都送有歌功颂德的石碑,现留存于周西成专祠。

5、夜郎文化

唐夜郎县遗址。位于县城北48公里的夜郎镇。唐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建立夜郎县于此,直至宋代,夜郎县存在478年,唐代诗仙李白流放夜郎县,曾写诗道:“北阙圣人歌太康,南冠君子窜遐荒,汉酺闻奏钧天乐,愿得风吹到夜郎”。从此,夜郎闻名遐迩。至今,夜郎坝有关李白的物化纪念有李太白故宅、太白书院、太白泉、闻莺处、太白冢等。遗址周围五公里范围发现18座南宋中晚期宋墓,出土精美石刻200多幅。

6、宗教文化

我县信教民众主要信奉道教、佛教、天主教。寺庙宫观始建元宋明初,有700多年历史。宗教活动场所目前主要有降龙寺、瑞峰寺、崇德观、天主教堂等。

(二)文化旅游开发现状

1、红色文化开发


(未完,全文共5729字,当前显示143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