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对策建议

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

问题及对策建议

精神文明建设建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主要抓手。正确认识和解决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农村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一、近年来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基本情况

县委、政府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与当前“三农”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首先,大力实施农牧民素质提升工程,通过科技之冬、专题讲座、观摩交流、知识竞赛等形式,深入广泛地普及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科技知识,掀起了学科技、懂技术、勤致富的新高潮,使农牧民基本素质、劳动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为提升乡村文明水平、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与此同时,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与推进安居富民工程和提升产业发展层次相结合,按照“改进为主、新建为辅、因地制宜、突出地区特色、坚持标准、逐步到位”的原则,不断加大新农村示范村(组)建设力度,稳步推进村庄综合整治,使农村脏、乱、差等突出问题得到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发生明显变化。自2006年以来,全县平均每年完成农牧民技术技能培训2万人次以上;累计启动新农村1示范村(组)建设30个,完成庭院改造14261户。

二、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工作难点

(一)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受教育条件、传统思想和其他因素的限制和影响,大多数群众受教育程度都不高,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在思想素质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技术的能力。虽然近几年逐年加大了农牧民技术技能培训力度,培训方式也日趋灵活多样,但总的来讲,还不能适应社会进步、生产发展的需要,缺乏致富技能,自主性淡漠,闯市场、创业的激情不足。

(二)农村卫生环境亟待改善。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及林带杂草丛生等问题依然比较普遍,存在“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新貌”的现象,直接影响到农村的环境和农牧民的生活质量。庭院“三区”分离不彻底,农村住宅和畜禽圈舍混杂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个别农户的庭院种植区没有充分利用,出现闲置或经济效益不明显等现象。


(未完,全文共3582字,当前显示95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