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调查报告(关于回族)

穆斯林殡葬中的“古兰”文化+09021099+刘安琪

副标题:穆斯林殡葬中的“古兰”文化

姓名学

刘安琪09021099院系(部所)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专业任课教师

汉语言文学李安辉

完成日期

10年7月28日

穆斯林殡葬中的“古兰”文化

摘要:《古兰经》是伊斯兰教唯一的根本经典。它是穆罕默德在23年的传教过程中陆续宣布的“安拉启示”的汇集。“古兰”一词系阿拉伯语“quran”的音译,意为“宣读”、“诵读”、或“读物”。中国旧译为《古尔阿尼》、《可兰经》、《古兰真经》、《宝命真经》等。中世纪伊斯兰经注学家根据经文的表述,说它有55种名称,其中常常以“克塔布”(书、读本)、“启示”、“迪尔克”(赞念)、“真理”、“光”、“智慧”等等来称呼。它的全部内容确立了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和制度,同时也反映了穆罕默的时代阿拉伯半岛希贾兹地区的社会现实和伊斯兰教传播过程中的斗争概况。分为:

1、开端章(法谛海哈),

2、黄牛(巴格勒),

3、仪姆兰的家属(阿黎仪姆兰),

4、妇女(尼萨仪),

5、筵席(马以代),

6、牲畜(艾奈阿姆),

7、高处(艾耳拉弗),

8、战利品(安法勒),

9、忏悔(讨白),

10、优努斯,

11、呼德,

12、优素福等等

关键词:十堰市清真寺,穆斯林殡葬,《古兰经》,伊斯兰教

这次的调查选在我家乡,在十堰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就是回族,市内也有大大小小的回族乡,回族村,如湖北口回族乡,郧县的回族湾,长望的回族村;这些地方都生活着回族人民,这块土地也蕴涵着回族的宗教,习俗,节日等等文化,在近十年中,在省、市委、政府及宗教文化保护协会的协助下,回民文化及伊斯兰文化进一步传播,进一步被其他民族所了解。

十堰市城区清真寺在茅箭区武当路20号,十堰市委市政府为落实民族宗教政策在1991年商议建一座清真寺,92年便开始兴建,1993年年底竣工,并请宁夏银川市ma阿訇任清真寺教长,这几年也进行了改善维修,为伊斯兰教教民们提供更好的宗教场所。

穆斯林会定期在这里诵读圣训,做多的还是《古兰经》,现在这部真经也可以说是穆斯林社会礼仪习俗的规范和准则,所以通过穆斯林的一些习俗文化可以稍稍了解其中所渗透的“古兰文化”,我主要做了关于穆斯林殡葬文化的调查了解,通过大致介绍穆斯林的丧葬文化来感受《古兰经》的魅力。

穆斯林的殡葬——

《古兰经》中说:“凡是有气血的,都要品尝死亡的滋味。我以祸福考验你们,你们只被召归我。”伊斯兰教认为:每个人都要死亡,都要离开这个物质世界,回归造物主——安拉。因此,死亡是必然的,死亡之路就是回归之路。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肉体消失精神升华。有穆斯林说,穆斯林的殡葬仪式是真主赐予的最完美的丧葬礼赞。亲临过穆斯林葬礼的葬礼的人都知道,他们的葬礼仪式是很考究的,而且不同地方也会有很多差异,但大郅顺序是一样的,大概分为两个大阶段:

一,病人弥留之际到病人“归真”,这段期间主要是守病人的圣行,以及守圣行的人在得知病人归真后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要做的筹备。(此处的病人多为愿意在家里寿终正寝,不愿被解剖的)

(一)病人在弥留之际的时候(病人鼻歪脚软,太阳穴凹进,是病危的预兆)1,病人应该做的

(1)不能有怨恨,要真心祈求真主原谅自己犯下的过错,将福泽赐给所有的人。(2)头朝北,向右侧,或者头朝东,面容迎向天房方向。


(未完,全文共5941字,当前显示137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