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黎城县农村环境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

调查与决策——《四川省农村环境保护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总第364期

调查与决策(内参)

第32期

四川省农村环境保护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四川省环境保护局杨雪鸿杜明叶扬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决定,今年以来,我们深入成都、眉山、资阳、南充、乐山等地就加强四川省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调研。我们分析认为,四川农村环境保护形势喜人,也形势逼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优化农村经济增长,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加快农村节能减排,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充分认识加强我省农村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四川地处长江上游,是全国农村改革发源地之一,人口众多、区位特殊,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省委、省政府立足四川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历来高度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围绕"三江"(长江、岷江、嘉陵江)治理,强力推进农村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农村地区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取得较大进展。但是,必须清醒认识到,当前我省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滞后,农村生态环境形势总体上仍然严峻,既面临自身环境改善和经济发展的压力,也肩负着确保长江中下游环境安全的重任,环境矛盾和问题仍然十分尖锐。

(一)农村环境污染占整个环境污染负荷增大。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四川经济总量翻了数翻,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86.42亿元增加至2008年的12506.30亿元,增加了66倍;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从1979年的123.3亿元增加至2008年的3903.4亿元,增加了31倍,经济高速发展,而环境质量充满挑战,农村环境质量状况仍日趋恶化。根据我省环境容量分析报告,全省农村污染负荷占整个污染负荷比重已达到30%-40%,部分地区达到70%。我省仍是农业大省,大多数居民还生活在农村,绝大多数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也发生在农村,农村生活污染、面源污染相当严重,工业及城市污染逐渐在向农村转移,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生态功能退化等状况仍在蔓延,危及农村饮水安全和农产品安全。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引发的群众投诉明显增加,其中大多数发生在农村。

(二)农村环境污染已经影响到经济可持续发展。由于长期以来在环保工作中重城市轻农村的思维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转变,致使农村环保工作滞后于城市环保工作。据统计,目前全省农村每年产生的十多亿吨生活污水基本上任意排放,约1697万吨生活垃圾也是随意倾倒;化肥年施用量达220万吨(有效成分),农药年使用量达5.63万吨,化肥、农药有效利用率仅为30%、70%,农膜年使用量达9万多吨,回收率却很低,造成了农村水体、土壤环境恶化和耕地地力下降。一些地方乱采滥挖、毁林开荒、超载放牧等行为屡禁不止,加速了农村生态破坏。不解决这些生态环境问题,就会动摇"三农"的基础,会妨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更会使得我省多年来取得的城市环保工作成果难以巩固。

(三)农村环境状况不适应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省城乡发展不平衡,不仅表现在农业农村经济落后上,而且更多地表现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未完,全文共7620字,当前显示138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