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习水县群测群防十有县工作总结

习水县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创建工作

总结

为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的通知》精神,进一步提高我县地质灾害防治水平,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习水县于2009年按照省、市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工作有关要求,开展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创建工作。创建工作已经基本结束,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习水县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近年来,由于我县自然地质环境脆弱和煤炭开采历史较长,地质灾害易发,多发,隐患多、危害大。目前,我县24个镇乡区共有276处地质灾害隐患,其中严重的30处、中度157处、轻微89处,这些地质灾害隐患严重威胁着6392户,26320人生命财产安全,不同程度损毁房屋4650间,毁损公路6000多米,人行道4000多米,人畜饮用水源枯竭400多处,农灌水源50余处,毁损小水窑、小水池和小山塘300多口。受威胁土地面积4379亩,受灾涉及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占全县国土面积30%以上。其中马临、隆兴、习酒、回龙、民化、东皇、良村、温水等8个重点产煤乡镇(区)比较严重。这些地灾问题严重影响到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煤灾群体上访事件增多,矿群矛盾日益加剧。近年来,因煤灾开采造成地质灾害引发群众集体上访500多起,到省、市上访40多起,重复上访280多起,发生阻厂、阻路、阻车事件30多起,群体性械斗4起。我县地质灾害引发的矛盾已成为影响习水社会稳定和制约经济发展1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提高认识,强化组织领导,切实增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创建“十有县”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确保地质灾害隐患点受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有效手段,是建设和谐矿区,促进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也是提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水平的有效载体。根据我县地质灾害点多、面广、矛盾突出的实际,我县充分认识到“十有县”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创建工作方案,从“十个有”方面下功夫,扎扎实实地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创建工作,特别是在机构设置和资金投入上加以完善和考虑,县政府拟将专设一个正科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办公室,隶属县国土资源局管理,目前方案已报市编委,待批复。全县上下、各级部门已形成齐抓共管和各司其职相协调的良好格局。

三、明确目标任务,强化工作措施,全面推进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一)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全力做好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督促各镇乡建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机构,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二)以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为指导,认真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

根据我县地质灾害隐患点情况,贵州省地矿局102地质大队于

22002年为我县编制了《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近年来,我县编制了《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并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向社会公布,2010年以习府办发„2010‟72号文件和习府办发„2010‟71号文件转发到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各相关单位,同时要求各乡(镇)编制本辖区“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突出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以及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使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章可循。


(未完,全文共5898字,当前显示143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