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弘扬善洲精神 提升精神境界[精选多篇]

大力弘扬杨善洲精神0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同志的感人事迹经各大媒体报道后,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向杨善洲同志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杨善洲同志是党员干部的学习楷模,是离退休老同志的优秀代表。他一辈子忠于党的事业,一辈子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他的模范事迹和崇高精神感人至深。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向他学习,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实践党的宗旨,努力做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

李长春、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就深入学习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作出指示。日前,中共中央组织部作出决定,追授杨善洲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由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和云南省委联合举办的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在全国巡回报告。一个向优秀共产党员杨善洲同志学习的热潮正在神州大地兴起。

杨善洲同志之所以成为共产党员的楷模,最根本的是他有着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价值观,有着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和崇高追求。他60年如一日始终坚守党的信念,满怀对党的无限深情,对党的无限忠诚,尽心尽力把党的宗旨溶化到自己的血液里,落实到一言一行中。他每做一件事,首先考虑是否符合党的原则和要求;他毕生执着追求的,是党和人民的事业;他时时刻刻维护和塑造的,是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光辉形象。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共产党员和人民公仆的深刻内涵。他的思想,他的模范事迹,无不闪耀着忠诚于党的光芒。他是共产党人的楷模,领导干部的典范。当今社会,面对各种诱惑和挑战,党员领导干部如何把握自己,如何做人、做事、做官,杨善洲为我们作出了生动的示范,提供了值得永远学习的珍贵教材。

杨善洲同志之所以是清廉为民的典范,是因为他始终如一地坚守着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始终如一地践行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始终如一地发挥老有所为的奉献精神。清正廉洁、勤政为民,自古就是黎民百姓对为官者的企盼,更是新时期每个党员领导干部必须遵循的根本准则。杨善洲同志60年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一辈子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前面,一生淡泊名利、地位,一辈子公而忘私,廉洁奉公;他为官几十年,当地委书记十几年,始终保持公仆本色,保持一颗淡泊的心;他为一方发展殚精竭虑,为群众办事鞠躬尽瘁,办了无数好事实事,但心里唯独没有自己;他从不贪占公家半分半厘的便宜,从不利用职权为自己和家人谋取任何私利,他没有给家庭留下任何存款,妻子至今还是农民。他以实际行动兑现了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的庄严承诺,擎起了一座党员领导干部做人、做事、做官的高大丰碑。

杨善洲之所以是艰苦奋斗的标杆,是因为他始终保持着党的优良传统、公仆本色和百姓情怀。作为地委书记,他始终衣着朴素,双手老茧,身边带着锄头,经常活跃在田间地头和群众中间,这是他永远的身影,被群众誉为“草鞋书记”“农民书记”;他走家串户、帮群

1众干活,还经常掏钱帮助贫困群众,直到去世前还住在简陋的民房里,工作几十年积蓄不足万元;永远走在前头,带头苦干实干,这是他永远的风格。退休后,他主动放弃到省城安享晚年的优越条件,义无反顾地扛起锄头走上大亮山,艰苦创业,植树造林23年,却将用心血和汗水换来的价值超过3亿元的活立木无偿移交给国家。他不带林场一草一木走了,但他却给国家留下了一座“绿色银行”,留下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一切,无不体现出一个党员领导干部“艰苦创业、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优秀本色,无不体现出一个党员领导干部无私奉献的博大情怀。


(未完,全文共21752字,当前显示148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