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泉州市民营规模企业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1-8-8

信息来源:福建省公务员局

泉州市人事局陈友爱

民营企业是泉州的经济特色,素有“十分天下有其九”的美称,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纺织鞋服、建筑建材、工艺制品、食品饮料和机械制造等五大传统优势产业和石油化工、电子信息、船舶修造、汽车配件及生物医药等五大新兴产业,是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保证。民营企业所占的份额决定了民营企业人才素质是衡量泉州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加强民营规模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对于提升优化我市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基本情况

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民营经济已成为泉州最大特色、最大品牌、最大支柱和最大的活力源泉。据2008年末统计,我市拥有各类企业12万多家,绝大多数为民营企业,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注: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4606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达637家;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完成3418.11亿元,占全部工业产值的比重达80.89%。民营企业无论是企业数量、工业产值还是就业人数均占全市总量的九成以上,“九五”以来总产值年均递增都在33%以上。泉州民营企业对全市工业产值贡献率超过85%,民营企业的从业人员数占全部工业企业从业人员数比例97%以上(国有中小型企业所占比例很小)。由此可见,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市国民经济的支柱,规模以上企业对工业的贡献和对我市工业经济的进步功不可没。但民营企业的人才队伍建设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有的比例作用不相称,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普遍偏低。调查显示,民营企业主要经营管理者具有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的占26.17%,具有中专和高中学历的占57.72%,具有初中及初中以下学历的占16.11%,具有高级职称的仅占8.25%,中层管理者的文化素质水平更低。从统计数字来看,高素质管理人才正逐步向规模以上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聚集,在服装、鞋业等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中,管理人才尤显不足。通过对泉州开发区的48家服装、鞋类制造企业进行详细调查发现,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的职工有4324人,仅占全体职工29115人的14.85%,其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凭的有1662人,占全体职工的5.7%,远低于平均水平(中专以上文化程度人数占总数的20.4%,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数占职工总数的8.17%)。管理人才的匮乏已严重影响传统产业向精细化管理过渡,影响我市民营企业在传统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2、民营企业中专业技术人才所占比例较低。调查显示,泉州民营企业中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所占比例并不高,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占员工总数比例平均为8%,科技型企业与一般传统企业差别不大。通过对开发区的158家企业详细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53346职工中,具有初级职称498人、中级职称224人、高级职称49人,专业技术人才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仅为1.45%。企业及员工对职称的重视程度不够,尊重人才的氛围尚未形成。据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年末全市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不含退休及民营企业从业人员)9.72万人,其中高级职称6695人,中级职称3.14万人,初级职称5.44万人。而据泉州市非公评委会统计,2000年迄今已累计评审确认6000多名民营经济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中级职务任职资格;参加泉州市工程技术系列(不含建筑、水利水电、林业、水产、农机专业)职称评审确认的849名工程师中仅有79人来自民营经济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仅占9.3%。国有企事业单位与民营企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职称评审的比例为10:2。


(未完,全文共6859字,当前显示146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