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法院岗位廉能管理经验交流

当前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多种社会矛盾碰头叠加,腐败还处在多发、易发期,对当代中国来说,我国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关系到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执政基础,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肩负着依法治国、维护社会正义、维护人民利益、促进社会和谐、促进反腐倡廉建设的重任,人民法院本身既是反腐倡廉的一支重要力量,又是反腐倡廉的重点领域。法院是公权力较集中的部门,公众的关注度很高,所裁断的大量刑事、行政案件和民商事纠纷,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形象和权威。而当前我国的反腐败斗争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特点,消极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在短期内难以消除,社会上客观存在一些消极因素,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和冲击法官队伍,一些法院的审判、执行部门腐败案件高发、频发,有的同一岗位连续发生多起腐败案件,这些案件严重损害了人民法院的声誉和人民法官的形象,需要引起警惕。因此,加强法院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工作领域。这些新观点、新论断,体现了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反腐倡廉规律认识的深化,体现了党中央对预防腐败工作的绝对重视。因此在新形势下做好人民法院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深入开展人民法院的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工作对于进一步提高法院机关效能、确保法院公正、廉洁、为民,促进法院反腐倡廉建设工作意义重大。

一、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工作的内涵及分类

风险岗位的逻辑起点是风险,尽管学术界和实务部门对风险的界定不同,但它们普遍强调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不利影响这两个方面。根据现代管理学的理论,风险的基本定义是指“带来损失的不确定性”。按照这一基本概念,可以给人民法院岗位风险一个基本的定义,就是指人民法院实施公共权利的主体可能产生或发生滥用公共权利谋取私利发生腐败行为的可能性。也就是说,任何有权力的岗位都有可能产生腐败,包括贪念、侥幸心理、因制度不完善所导致的监督管理失当以及自由裁量权等等,都是风险。因此,有效开展预防腐败,就是要降低这些风险可能发生的概率。

廉能管理则是是将司法公正与诉讼效率的有机统一起来,针对以上风险在微观层面上应用风险管理理论,在宏观层面上实施质量管理方法的系统化管理过程。换而言之,廉能管理工作就是借鉴金融和保险业比较成熟的现代管理科学理念和方法,引入到预防腐败工作之中,在加强预防腐败工作领域进行大胆尝试创新,初步形成的预防腐败工作的新机制。


(未完,全文共6983字,当前显示114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