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区域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与探索5篇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368更新时间:2009-2-18

一、课题的提出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教育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备受关注的焦点是公平教育问题,新的《义务教育法》把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作为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以立法的形式确定下来。教育均衡是指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则的支配下,教育机构和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有平等待遇的理想和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现代化水平和教育民主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先决条件,更是文明社会最基本要素之一,其实质是追求教育平等,实现教育公平。因此,了解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对洛江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然而,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将是漫长的,任务是艰巨的,其间还有若干值得关注的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紧紧围绕“洛江新跃升,教育先发展”主题,根据当代知识经济的要求和洛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构建现代化教育体系,实现教育思想、教育结构、教育过程、教育手段、教育管理、教师队伍的现代化,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基础宽厚、知识扎实、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为全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作出贡献,促进加快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现代化进程。

三、洛江教育均衡发展现状

建区以来,洛江区坚定不移地贯彻“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

1.实现了“双高普九”。适龄儿童入学率和适龄少年入学率分别达到99.98%和98.44%,7-15岁残疾人口入学率99.3%。2008年5月顺利通过“双高普九”验收。

2.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加大教育投入,完成一批教育项目建设,创建了泉州市第十一中学、敬德职业技术学校和教师进修学校。共投入资金2176万元,完成了22943平方米的危房改造任务,新建校舍91352平方米,建设9所寄宿制小学,合并21所小学,基本完成了小学布局调整,学校布局日

趋合理。

3.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全区中小学实现了“校校通”,建成全区教育视频会议系统,各中学、中心小学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投入1000多万元,添臵了一批图书和教学仪器设备。全区生机比达到11.1:1。

4.优质教育资源建设步伐加快。全区创建省级农村示范小学3所,市级示范小学3所,市级教学管理先进校1所;全区初中校全部建成市级达标校,1所高中校被确认为省三级达标中学;罗溪、双阳、河市、虹山、马甲五乡镇实现小学十配套达标建设,中小学办学整体水平有较大提高。

5.师资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加大教师培训和继续教育力度,全区专任教师的学历达标率分别为小学大专学历69.6%、初中本科学历41.5%,高中本科学历以上82.05%;师资水平不断提高。稳妥推进教师队伍的人事制度改革,分流安臵小学教职工289人,小学教师队伍得到优化。

6.各类教育事业继续发展。九年义务教育事业稳步推进,高中阶段入学率为56.05%;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有新的发展,新办敬德职业技术学校于04年秋正式招生。全区幼儿入园率显著提高,学前三年入园率达85.87%。社会力量办学呈现良好发展态势。自学与成人教育考试规模不断扩大。


(未完,全文共5709字,当前显示146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