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沙坪坝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就业和社会保障专项规划

“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是沙坪坝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是夯实基础、增强后劲、加速发展的时期,是基础建设和功能完善并重的时期。做好这一时期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对于扎实推进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快速、稳固、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为了指导和推动我区就业和社会保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就业和社会保障重点专项规划》和《沙坪坝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沙坪坝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就业和社会保障专项规划》。

一、“十五”时期主要成效

“十五”时期,我区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为“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成效明显。再就业工程顺利推进,就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初步形成。“十五”期间,顺利实现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业保险制度“并轨”,累计帮助和指导下岗失业人员就业

—1—再就业4.3万人,期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6%。社会保障工作机构达到街、镇(园区)全覆盖,基本形成就业和社会保障区、街(镇、园区)、社区三级服务网络。建成区级就业服务大厅,构筑“1+x”就业大市场,与全市所有区县实现网络联通,创办“天天职介超市”,为广大用工单位和求职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职业培训网络体系,积极开展就业训练、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加大了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准入制度推行力度,为广大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十五”期间,实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管理体制平稳过渡,企业职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达到11万人,离退休人员参保人数达8.4万人,按时足额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21.8亿元,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达8万余人;失业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参保职工13.5万人,较好地发挥了其“社会减震器”作用,确保了失业职工基本生活;基本医疗保险积极实施,参保人数达19.1万人,初步建立了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以大额医疗保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公务员医疗补助为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工伤保险发展良好,1100家单位参加了工伤保险,参保职工达10.5万人;生育保险顺利启动和实施,参保人数达到5.1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顺利推进,参保单位154家,参保人数3000人;开展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业务,2742农村人口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积累保险

—2—基金800多万元,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开展的模式和实现途径奠定了一定基础。


(未完,全文共11838字,当前显示114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