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珍惜战友情谊 密切内部关系

珍惜战友情谊密切内部关系

有一首《战友之歌》,歌里唱到,“战友战友亲如兄弟,革命把我们召唤在一起。这亲切的称呼,这崇高的友谊,把我们结成一个钢铁集体”。这首歌铿锵有力、饱含真情的歌曲,用深情的话语,简洁的旋律,道出了最亲的是战友,最爱的是战友,最难忘的是战友情谊。战友情谊就是军人之间建立在共同目标基础上的患难之交、生死之交,意味着志同道合的诤友、挚友为共同目标而奋斗。

第一个讲授内容:

为什么要珍惜战友情谊

人的一生有许多经历,但当兵的历史也许是每个人永远的骄傲和难以忘怀的。因为,这里有我们成长进步的印迹,这里给了我们果敢和坚毅、信心和勇气,但让我们感受最多的,恐怕是战友间那浓浓的情谊。为什么这样说呢。

(一)深厚的战友情谊是人民军队性质的本质体现。人民军队是党绝对领导下的新型武装力量,干部战士都来自人民,服务于人民,大家根本利益一致,政治地位平等,共同对国家安危和部队荣辱负责,共同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各项任务。早在红军时期,毛泽东同志就对我军内部关系做出了明确规定:“军官不允许打骂士兵,官兵待遇平等,士兵有开会说话的自由,废除肉刑”。1937年10月,他第一次把“官兵一致”概括为我军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之一。朱德同志则对官兵一致做了通俗且深刻的解释,他指出,“在革命军队中不应有亲、疏、厚、薄之分,不应有爱、恶、生、熟之别,只有大公无私,一视同仁,如家人兄弟一般的工作着”。1944年陕甘宁边区留守部队在整

风运动中明确提出“爱护战士、尊重干部”的口号,并广泛开展了尊干爱兵运动。在革命斗争极其艰苦复杂的岁月里,毛泽东的“一根灯芯”、朱德的“一条扁担”等故事,成为红军官兵一致、同甘共苦的象征。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军历次颁发的政治工作条例、内务条令和基层建设纲要,都对尊干爱兵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这些规定和要求,有效密切了我军内部关系,也是我军性质在部队内部关系上的集中体现。

(二)深厚的战友情谊是部队战斗力生成的重要源泉。古人云:“人聚则强,人散则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分析说:“许多力量融合为一个总的力量,就会产生新的力量。这种合力已经不是个人能力的简单相加,而是个人能力的综合放大。”部队是一个具有严密组织的大系统,其系统功能和战斗力的强弱,关键取决于组织这支部队的各部分之间团结协调和相互配合的程序。各部分之间紧密配合,团结协作,能产生巨大的整体战斗力。有首歌唱到“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这是因为,良好的内部关系能使官兵之间做到患难与共、生死相依、同心同德,能焕发出旺盛的革命斗志。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那样,“同样一个兵,昨天在敌军不勇敢,今天在红军中很勇敢。”几十年来,人民军队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良好的内部关系和高度的团结统一是重要保证。在革命战争年代,炮火硝烟见证了同仇敌忾、生死与共的战友情、

同志爱;在和平建设时期,同舟共济、万众一心的战友情谊依然是我军完成各项任务的强大精神力量。1998年,在惊心动魄的抗洪抢险斗争中,全军和武警部队30万官兵,无论是士兵还是将军,大家一样吃住,一样战斗。用一位记者的话说“在这里,你分不清谁是军官,谁是士兵,他们都是英雄的战士。”这种万众一心、团结战斗的精神,正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未完,全文共5947字,当前显示137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