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的做法与启示(北京书面用稿)

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的做法与启示

重庆市政府农办副主任谢金峰博士

重庆直辖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大城市带大农村的战略思路,统筹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进行了探索创新,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但发展中也暴露出一些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给我们下一阶段的工作带来了诸多启示。

一、基本做法

主要做法是推进“五个一体化”:

(一)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直辖十年来,我市按照“打基础、建平台、增后劲”的要求,大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网络化,促进了基础设施建设重心由城市向农村逐步转移。十年来,全市续建和新建成大中型重点水源工程17座,基本建成4个大型灌区和25个节水灌溉示范区,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20万亩,解决了289.33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和122.65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加大乡村公路建设力度,2007年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已经突破10万公里,乡镇公路通畅率已经达到75%,行政村公路通达率93%。大力实施退耕还林,扎实开展天然林资源保护,森林覆盖率由21%提高到了32%。加强土地整治,着力改造中低产田土,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市共改造治理土地356万亩。基本完成农村电网改造,

1实现了农村户户通电和城乡同网同价。通讯事业发展突飞猛进,行政村通电话率达到100%。

(二)推进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要求,大力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调整农业结构,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促进了农村经济总量快速增长。2007年,全市农村经济总量达到1428.6亿元,农业增加值达到469亿元,分别是直辖前的2.9倍和1.6倍。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09元,比直辖前净增加2030元,比上年增长22%。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首次超过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以土地流转为突破,积极推进农业规模经营。出台了促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政策性文件,通过放活流转形式、放宽承接土地经营对象、盘活农村多种土地资源、保障各方权益等措施,促进规模经营快速发展,目前全市农村土地规模经营集中度达到了15.1%。坚持围绕龙头企业建基地,立足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做大产业,全市初步建成了300万亩优质柑橘、年出栏2000万头商品猪等一批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的产业基地,全市已经建成优质农产品商品基地的总规模达到了1315万亩。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数量已达到237家,其中国家重点龙头企业19家。着力打造百个区域性中心城镇和经济强镇,乡镇企业和农村商贸流通业得到快速发展。

(三)推进城乡劳动就业一体化。加强城乡劳动力就业技

2能培训,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阳光工程”、移民培训、扶贫培训等多渠道、多层次培训,培育了“富侨保健”、“石龙技工”、“三峡服装”等一批在全国有较高知名度的特色劳务品牌。积极开展与市外政府间劳务合作,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对口支援省市、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转移就业,连续多年向新疆输送短期拾花工,在市内开展渝西片区区县与渝东南、渝东北地区区县劳务对口支援,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全市现已累计转移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748万人,超过了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一半以上。在全国率先开展了进城务工农民管理服务试点,在13个区推行与城镇居民同等享受社区公共服务资源的流动人口居住证“一证式”管理,在主城区试行“农民工公寓”的建设与管理,对农民工首次在城镇购房实行税费减免,落实了进城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与城市居民子女同等就近入学的待遇,城乡就业制度基本实现了接轨。


(未完,全文共4482字,当前显示148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