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稿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24个字,反映了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认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背景和重大意义,深入学习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做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行者,是青年大学生肩负的重要历史责任。

一、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尽管在发展过程中曾历经艰难曲折,出现过“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重大失误,但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改革开放是我国一场史无前例的伟大社会变革,这场社会变革,使中国人民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极大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它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1978年,我国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十位,到了2010年,我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3年底,我国经济总量为568845亿元人民币,是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的156倍。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随着改革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变迁,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尤其是价值观上的一系列问题逐渐凸显。

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社会在一个多世纪里发生了太多、太快、太剧烈的变化。近代以来,我国经历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由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变、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急剧变革,经历了辛亥革命结束二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改革开放三次大的社会政治革命。这种社会变革和政治革命的急剧性、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我国社会价值观变革和演进的急剧性、复杂性和多样性。各种各样、纷繁复杂的价值观,在我国急剧的社会变革和社会发展中同时并存,相互交织,相互激荡,导致我国社会上出现种种价值裂变、价值冲突和价值矛盾。

这种现状,迫切要求我们大力加强加紧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其主导、统领、整合作用,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凝聚力量。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土壤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她是在我国五千多年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历史渊源与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现实土壤中确立起来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充分汲取思想道德营养,又要充分反映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现实的价值认同和价值诉求。

一方面,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定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结合时代要求加以延伸阐发,既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树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又让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未完,全文共6273字,当前显示148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