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思考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加强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必须探索新方法,完善新机制,开创新局面。

一、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内涵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组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执政能力体现在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上,具体分五个方面:

(一)发展力——推动发展的能力。按照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要求,基层党组织要不断提高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一是自觉运用市场经济的规则和要求来规范经济行为,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推动经济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积极引导群众勤劳致富,走向共同富裕;二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快教、科、文、卫等社会事业发展,推动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三是努力推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形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执行力——执行政策的能力。基层党组织承担着具体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职责,要不断提高宣传政策、落实政策和监督政策执行的能力。一是运用各种途径和方法,把党的政策告诉群众,使他们成为党的政策的拥护者和实践者,使党的执政纲领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二是结合实际,带领群众创造性地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使党的执政纲领在工作实践中得到充分体现;三是通过各种手段,监督党政领导干部及方方面面认真落实党的政策,发现落实不力或不到位的问题,及时通过组织程序传递到党的上级组织

(三)服务力——服务群众的能力。按照“执政为民”的要求,基层党组织要不断提高直接服务群众的能力。一是加强效能建设,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方便群众办事,提高服务质量;二是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加快建设社会保障体系,为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生活和工作环境;三是运用各种执政资源,坚决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切实保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及时反映群众呼声,努力争取为群众的合法权益提供法律和政策层面的保障

(四)培养力——培养人才的能力。按照党管人才的要求,基层党组织要不断提高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和推荐人才的能力。一是按照“十六字”方针,切实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积极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为党的事业服务的先进分子吸收入党,不断为党输送新鲜血液,加强党员教育工作,切实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是加强干部的培训工作,为壮大党的执政人才队伍提供基础性积累,认真落实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促进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三是团结和服务各方面的人才,鼓励和支持他们共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五)驾驭力——驾驭局面的能力。基层党组织在面对日趋复杂的执政环境,必须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一是建立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妥善处置各种突发事件,努力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二是加强对群众性组织的领导,充分发挥群众性组织的积极作用,协调不同的阶层或利益群体,促进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和睦;三是做好统战工作,争取人心,凝聚力量,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二、城西区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城西区通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新一轮“三级联创”活动、创建“党组织建设示范村(社区)”和创建“五好”党组织等活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提高,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未完,全文共7406字,当前显示149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