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如何构建统一战线和谐意识

*年*月*日至*日在*召开的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在全党全社会产生了热烈反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这次会议关注的一个重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以科学的发展观全方位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从统一战线的角度看,统一战线的“大团结”“大联合”在本质上具有追求社会和谐的品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统一战线作为“同”和“异”的矛盾统一体,体现和追求的就是一种和谐,在本质上是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一致的。构建统一战线的“和谐意识”,通过求同、存异和包容,沟通不同利益群体,理顺各方思绪,增强党的吸引力和亲和力;通过团结、合作和协调,把和谐的理念、和谐的价值取向内化为人们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以利整合各类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通过统筹、调节和疏导,平衡社会各界利益,化解社会各类矛盾,形成和谐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氛围,从而营造一个团结、稳定,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构建统一战线的“和谐意识”,归纳起来具有如下方面:

一是差异意识。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工作范围包括了各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少数民族人士,宗教界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等方面,具有极大的广泛性,几乎包含了社会的方方面面。这诸多方方面面必然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党派之间、民族之间、阶层之间、宗教之间、多种经济成分之间以及各种合法社会组织之间呈现出不同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利益需求,差异性、自主性、选择性日益增强,各有各的生命力。这种不同和差异是社会要素、社会资源多样性和丰富性的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因此,在统战工作中,承认差异,正确看待差异,不应也不可能千人一面。尊重个性,尊重差异,是做好统战工作的重要条件之一。

二是包容意识。承认差异,尊重个性,必然要求具有包容精神。包容已成就为我党爱国统一战线的文化。“求同存异”,体现的就是统战工作的包容精神。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新的历史条件下,统战工作范围的广泛性使统一战线成员呈现出多样性和差异性。统战对象在政治信仰、价值判断、道德追求、利益选择、改革主张等层次和要求上存在着差异,以及在参政议政中存在着不同见解和主张,在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诸多方面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对他们就要多体谅包容。包容性如何,是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精神状态的重要方面。社会总是在矛盾中前进的,矛盾的各方总有自己的相对独立的利益和追求,当不同的思想、观念乃至利益相冲突时,必要的妥协、让步,就可在统一战线的舞台上唱响和谐的旋律。互不相让,斤斤计较,寸寸必得,势必造成相争和破裂,往往是两败俱伤。“和谐”内含着包容、商量、妥协的意义,不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适当的妥协、让步和宽容,是大气度、大智慧的表现。统一战线工作需要的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雅量”、“海量”,在爱国统一战线目标的道路上,“求同存异、体谅包容”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宽容境界。


(未完,全文共4291字,当前显示127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