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抑郁症讲稿完整版5篇

《自动控制理论》讲稿

自动控制原理是自动化类专业基础课,是自动控制技术的基础,是研究自动控制共同规律的技术科学。

自动控制理论可分为自动控制原理(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开始主要用于研究工程技术领域的自动控制问题,现已将其应用范围扩展工程领域,如应用到经济学、生物医学、社会学、生产管理等领域。自动控制理论已成为普遍使用的基础理论。

我们本学期介绍的自动控制原理是自动控制技术基础的基础,计划授课85学时,其中10学时用于实验。

参考书:

《自动控制原理》,天大、技师、理工合编,天津大学出版社;《自动控理论》,两航一校合编,国防工业出版社;《现代控制工程》,(日),绪方胜彦,科出版社;《自动控制系统》,(美),本杰明,水利电力出版社;《线性系统理论》《反馈控制理论》

自动控制理论:经典控制理论(自控原理)现代控制理论

自动控制理论的划分是以控制理论发展的不同阶段人为归纳为:

建立在时域法、频率法和根轨迹法基础上的经典控制理论和建立在状态空间法基础上的现代控制理论。

经典控制理论:主要研究单输入、单输出(siso)线性定常系统的分析和设计问题。其基本方法是采用描述输入-输出关系的传递函数为基础,包括:时域法、频域法、根轨迹法、相平面法等,工具:乃氏曲线,伯德图,尼氏图,根轨迹等曲线。现代控制理论:主要研究具有多输入-多输出系统(mimo)、变参数系统的分析和设计问题。基本方法是:采用描述系统内部特征的状态空间的方法,更多的采用计算机作为其工具。

自动控制原理包括下列内容:

第一章: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开、闭环,分类

第二章:数学模型即:描述系统运动状态的数学表达式——微分方程、传递函数、结构图信、号流程图

第三章时域分析法:动态性能、静态性能、一二阶系统分析

第四章根轨迹分析法:常规根轨迹、特殊根轨迹

第五章频域分析法:频率特性、频域指标、频域分析

第六章系统综合与校正

第七章非线性系统与分析

第八章采样控制系

学习要求:

1.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一般概念及其组成与分类;

2.掌握控制系统的基本性能要求

教学内容:

§1-1概述

§1-2自动控制的基本方式

§1-3自动控制系统的类型

§1-4本章小结

§1-5思考题与习题

1第一章引论(控制理论的一般概念)

第一节概述

自动控制。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控制装置使被控对象的某一物理量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的控制,称为自动控制。

前提:没有人直接参与

目标:被控对象(某一物理量)

手段:利用控制装置自动控制的发展:

本世纪20-40年代,一些国防和通信自动化系统的研制,终于形成了以时域法、频率法和根轨迹法为支柱的"古典"控制理论。

6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航天等高科技的推动,在古典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又产生了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所谓"现代"控制理论。同时,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人们力求使设计的控制系统达到最优的性能指标,为了使系统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其某项性能指标达到最优而实行的控制称为最优控制。而当对象或环境特性变化时,为了使系统能自行调节,以跟踪这种变化并保持良好的品质,又出现了自适应控制。


(未完,全文共3989字,当前显示127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