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对于监管者的探索与思考

2008年,我国电信监管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成立和电信重组的启动给电信监管带来诸多新课题。在新形势下,电信监管部门如何履行新职责、迎接新挑战、新的“怎么管”以及“管什么”又成了全行业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本刊将推出省通信管理局局长系列访谈,力求全面而深刻地分析新形势下电信监管所面临的问题,与业界共同探讨解决之道。

清楚认识发展方位

推动信息化基于两个判断

首先,我国总体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这是一个基本判断。我们不能走工业化国家的老路,要走一条中国特色的跨越式发展的道路。因此,中央提出了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命题。”苏少林说,现在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是一条非常好的道路,应该从这个方面理解和贯彻中央的战略决策。

其次,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经改变了传统的营销、管理和服务模式。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以及信息化与工业化、国际化、城镇化、市场化的互动发展,是我们国家所处历史方位的一个崭新命题,而这个命题需要行业和国家共同来做好。苏少林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成立只是国家从组织体系上来保证了命题的落实,更重要的还要有后面的一系列的措施来推动,将信息化上升到国家战略。

对于如何更好地推进信息化建设,苏少林说。“现在的行业信息化是整个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阶段,我们对信息化的认识也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从不认识到认识,从‘单一应用’到信息合成时代。这是一个过程。”

国家行政体制和行政机构的设立与现在信息化的进程有很大关系,必须逐步改变“各自为战”的状态。苏少林坦言,我国的信息化才解决了从不认识到认识的问题。从发展趋势来看,信息网络“化”本身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现有的行政体制和管理模式会被打破。虽然对信息化转变的过程认识还没有那么深,但是信息化发展趋势肯定要走到这一步,遵循从“点”到“线”,然后向“面”的突破,这就是一个“化”的过程。苏少林说:“要真正融合好,我们还要抓,其一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其二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互动发展。即: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农村信息化、社区信息化、中小企业信息化等。”

通信行业担当信息化的主力军

在实现信息化过程中,通信行业要担当主力军的作用。苏少林认为,首先,通信行业已经处于推进信息化的关键地位,基础电信运营商拥有基础网络,而基础网络是信息化的应用平台;其次,通信行业本身的信息化建设走在了其它行业的前列,可以在信息化过程中体现示范引领作用;第三,通信行业具备人才优势,有责任在业务创新和服务创新体系上下功夫,把行业的转型紧密地与信息化的发展结合起来,实现互动。

为此,苏少林强调,通信监管部门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要起好牵头、引领、带领的作用,而且,通信管理局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派出机构,既然机构设在地方,就要有所作为,要为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好务;作为行业的政府部门代表,要为行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引领整个行业为信息社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信息通信环境。

功在“监管为民”

过去:通信监管促进行业大发展

回顾通信管理局走过的道路,苏少林这样评价。“应该说,监管部门所获成绩有目共睹,应该给予充分肯定。监管部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电信监管也从陌生到熟悉,从不规范到规范。假如没有通信监管,也不可能有八年通信业大发展的局面。”

当1998年中国电信业开始尝试适应wto规则,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的时候,通信监管面临政企分开、邮电分营、移动剥离等课题。刚建立的通信管理局花很大力气解决了当时的“联而不通、通而不畅、畅而不久”的互联互通难题。


(未完,全文共8099字,当前显示147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