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主题演讲:听从良知命令,维护师道尊严

主题演讲:听从良知命令,维护师道尊严

主题演讲:听从良知命令,维护师道尊严

应儒友之邀,于2010年10底----11月初在三门峡市外国语高级中学、灵宝三中和朱阳镇中心学校作了总题为“听从良知命令,维护师道尊严”的主题演讲,并就教师们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作了广泛深入的沟通和交流。(三门峡市外国语高级中学http://115.47.158.126/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285)

东海儒者余樟法2010-11-8

演讲稿:师道何以尊严(足本)演讲者:余樟法,整理者:格筠

一、师道不可不尊严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说:“三人同行,其中必有可以作我老师的。选择其人的优点长处来学习它,其人有不好的地方,就反省自己加以改正。

这句话是从学习的角度说的,是孔子强调不论什么人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集注》:“三人同行,其一我也。彼二人者,一善一惡,則我從其善而改其惡焉,是二人者皆我師也。尹氏曰: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則善惡皆我之師,進善其有窮乎。”

追求爱情和理想要专一,选老师则不必“一棵树上吊死”。所谓圣人无常师,就是随时随地向一切人学习,随时注意学习他人的长处,随时以他人缺点引以为戒,那么,谁都可以是老师。

当然,这里的师,是象征的说法,并非孔子见到任何人都尊他拜他为真正的师。“其善者”也罢了,“不善者”作为负面的老师,有什么尊严可言。师道尊严的师,首先是善者、贤者,是懂得为师之道的教师。

现代以来,师道尊严这个词遭到了广泛的非议,特别是在“文革”和“批林批孔”时,被批判得一无是处,当时主要是政治原因,现在不少人对师道尊严仍持反对态度,则是误解。其流弊和后果十分严重,当今学校师不师、生不生的状况,与此有密切的关系。

难怪有人说:“上了大学才知道,目前我国存在着两个突出的矛盾:一是经济的高速增长与俺们家生活水平持续下降的矛盾,另一个是高昂的学费与低劣的教育质量之间的矛盾。”斯文扫地,师道沦丧,教育质量高得起来吗。

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是说,君要象君的样子,臣要象臣的样子,父要象父的样子,子要象子的样子。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社会、国家就不像样子。

我加一句。官官男男女女师师生生。官员要象官员的样子,民众要象民众的样子。男人要象男人的样子,女人要象女人的样子,老师要象老师的样子,学生要象学生的样子。

好男女什么样。男人要硬的起来,热血浩气,顶天立地,女人要软得下去,温柔贤惠,感天动地。男与女之间,男人是主导地位,应该先好起来;师与生之间,老师是主导地位,也应该先好起来,师道先要建立起来、尊严起来。

这是一个男不男女不女官不官民不民的时代,但如果大多数老师都能像个老师的样子,那么,我们的社会希望仍在,光明有望。只是老师也是人,在这是一个时代坚持师道尊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习俗移人,一不小心就被污染了。各种假恶丑的“存在”、人的各种物欲习性有它们十分强大的力量。

但是,真正决定性、根本性的力量,在于本心本性,在于良知。王阳明说:“良知犹主人翁,私欲犹豪奴悍婢。主人翁沉疴在床,奴婢便敢擅作威福,家不可以言齐矣。若主人翁服药治病,渐渐痊可,略知检束,奴婢亦自渐听指挥。及沉疴脱体,起来摆布,谁敢有不受约束者哉。良知昏迷,众欲乱行;良知精明,众欲消化,亦犹是也。”

各种不良习性和欲望再厉害,也是奴婢。豪奴悍婢,抢班夺权,把良知蒙蔽了,似乎成了主人,终究不过是奴婢。有成语叫丧尽天良、丧心病狂,形容人坏到了极点。其实良知人人皆有,即使坏到极点,良知仍在,作不了主而已。


(未完,全文共19859字,当前显示149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