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三严三实第二专题研讨 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按照中组部和省、市、县委组织部《关于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联系反面典型深入开展研讨的通知》要求,以及街道党委的统一安排部署,今天我本人就学习以周永康、郭伯雄、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同时结合我省王敏、黄胜等反面典型和我市查出的违法违纪案件反面教材后,谈谈个人对这些反面典型的严重危害以及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重要性的认识和体会。

一、反面典型是最有力的警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严肃查处了周永康、郭伯雄、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少数位高权重、祸国殃民的“顶级”腐败分子和一大批省部级高官,他们的纷纷落马充分表明了我们党在惩治腐败分子和腐败现象上决心大、力度大、不让步、不手软,让显赫一时的“大老虎”无处藏身,让他们倒行逆施的行为大白于天下,让这些曾经显赫一时的高官成为新时期极具代表性的“反面典型”、“警示标本”。毛泽东同志说过,“典型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力量。”相比于正面典型的引导,反面典型的警示同样重要。如果说,正面典型的作用,是为党员领导干部做示范、树标杆、明导向;反面典型的作用,就是要让党员领导干部知敬畏、明底线、受警醒,真正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一)腐败犯罪的思想根源

分析周永康、郭伯雄、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严重违法案件以及我省王敏、黄胜等反面典型和我市查出的违法违纪案件,可以发现腐败分子有着共同的思想特点:

一是没有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涉案人员把手中的权力当做自己谋取利益的工具,在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上出现公器私用、以权谋私,认为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有权管得到,才有机会捞得到,担心没有权了就捞不到好处,于是选择放纵欲望、放松约束、骄奢淫逸,最终导致身败名裂。

二是侥幸心理作怪。涉案人员中有的快到退休年龄了,认为要抓住最后的机会捞些好处,反正退休后就没事了、就安全了;有的认为整个社会风气就是这样,比自己贪的多的大有人在,别人都没出事,自己也不可能会那么倒霉,以为法不责众。

三是心理失衡,耐不住寂寞。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市场经济的趋利性逐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种不同的价值观不断充斥人们的思想。正是在这种形势下,涉案人员由于没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认为自己在工作中的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心理失衡,被形形色色的诱惑冲昏了头脑,最终丢掉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坠入腐化堕落的深渊。

(二)腐败犯罪带来的严重社会危害

一是严重损害了国家公职人员清正廉洁的形象。周永康等人腐败堕落的行为严重践踏了组织的纲领,亵渎了国家赋予的权利,辜负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损害了国家公职人员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二是侵害了国家赋予的职责,涉案公职人员大都利用自己身份的便利条件,大搞权力寻租,非法收受贿赂,甚至参与并策划逃避国家法律制裁,知情不报、知法犯法,这些犯罪行为不仅损害了国家的法律体系,阻碍和国家法律的执行,玷污了法律的尊严,而且自身也不能做到正确履职,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未完,全文共4020字,当前显示126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