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纲要

湖北省高关水库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调研报告

吴汉青朱涛

(湖北省高关水库管理局)

【摘要】

针对湖北省高关水库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的现状和管理等问题,笔者对其灌区工程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的建设内容、效果分析进行了详细阐述【关键词】

工程管理调研1灌区基本情况1.1灌区基本信息

湖北省高关水库位于湖北省京山县北部的大富水河上游,是汉北水利总体建设规划中的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发电、养殖、旅游等综合效益的大

(二)型水库,水库承雨面积303km2,总库容2.124亿m3,其中兴利水库容1.54亿m3,水库于1970年10月动工兴建,1973年基本建成开始运行

高关水库灌区地处大洪山到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跨京山、应城两县市,西依京山丘陵,东界大富水,北自高关水库,南抵汉北河,自然面积740km2,设计灌溉面积38.4万亩,其中京山县13.7万亩,应城市24.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2万亩,实际灌溉面积24万亩。总干渠全长46.3km,有渡槽10座,全长1668米;隧洞11处,全长1346米;节制闸5座7孔,泄洪闸4座11孔,陡坡跌水2处,溢流堰6处,桥梁58处,设计流量30m3/s,现在实际流量21m3/s,由湖北省高关水库管理处直管。东干渠全长43.3km,设计流量25m3/s,

1实际流量12m3/s,西干渠全长36.6km,设计流量15m3/s,实际流量10m3/s,由应城市水利局管理;设计流量1m3/s以上的支渠20条,192.8km,由各乡镇水利站管理。

根据水利部《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高关水库干渠主要建筑物按3级建筑物设计,次要建筑物为4级,总干渠为3级渠道,东西干渠为4级渠道。灌区设计保证率为80%。

1.2社会经济与农业生产状况

高关灌区是京山、应城两县市粮食主产区,灌区内共有7个乡镇,220个村,1763个村民小组。灌区光、热、雨自然资源充足,土地肥沃,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2008年底人口25.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0.7万人,灌溉面积38.4万亩,其中水田30.81万亩,旱田7.59万亩,复种指数178%。连同林、牧、副、渔各业,农业总产值达57597万元,人均纯收入2805元。

灌区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有力地支持着应城市这个湖北省重点化工企业工业区和京山县城关工业企业的发展。同时,灌区位于武汉、荆州、荆门三大中心城市经济三角区的中心地带,构成灌区市场开拓、经济发展的大网络。

高关水库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实施后,恢复萎缩灌溉面积14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8万亩;高关水库新增年城镇供水816万立方米;灌区每年增产粮食5.85万吨,棉花1.8万吨,油料2.02万吨,蔬菜27万吨,灌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长,由1998年的2605元增至2009年的2917元,为促进该地区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作出了

2巨大的贡献。

1.3灌区工程现状

高关水库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自1998年实施以来,渠道的工程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渠道的供水安全保证率得到极大的提高,灌溉周期由原来的7天减少到现在的5天,渠道水利用系数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由原来的0.37提高到了现在的0.43。

(1)总干渠工程现状

随着总干渠工程的大部分实施,总干渠上的节制闸、泄洪闸都得到了配套改造、提高了建筑物的完好率和质量,提高供水的安全系数,卡脖子工程的处理,缩短了供水周期,整个渠段的防渗处理,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分水口都配套了量水设施,从而改变了购售水的模式,为灌溉体制改革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并将继续产生深远的影响。

(2)支渠及田间工程现状


(未完,全文共7187字,当前显示149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