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思考

“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因此,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一、正确理解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的“好”和“快”的涵义

自从*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以来,这一全新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党的十七大报告继续坚持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极其深刻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好”,什么是“快”。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好”,包括三层含义。一是经济效益好。所谓经济效益好指的是在投入一定的条件下产出越高就意味着效益越好,或者说在产出一定的前提下投入越少越好;二是社会效益好。所谓社会效益好就是能够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精神生活水平,有益于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三是环境效益好。所谓环境效益好就是有利于促进环境保护,不断改善人类的生产、生活和消费环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是内在统一的,不能将其割裂开来,片面追求其中的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和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其结果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当然,追求社会效益和保护环境并不意味着不要发展经济,恰恰相反是要更好地发展经济,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快”虽然是一个量的概念,主要是指经济增长率,但又不是孤立的。那么究竟多高的经济增长率为快呢。是8%,9%,抑或10%,有没有一个固定的数量界限呢。我认为,经济增长率是快还是慢,不能单纯地就经济增长率谈经济增长率,关键要看国民经济的承受能力,能承受的速度多高也不为快,不能承受的速度再低也属于“热”。评判标准是既不能出现通货膨胀,也不能出现通货紧缩。如果出现了通货膨胀,表明国民经济难以承受,即使8%的速度也属于过热;如果不出现通货膨胀,即使10%的速度国民经济也能够承受,也属于正常。不出现通货膨胀并不意味着价格越低越好,如果出现了通货紧缩,就意味着经济增长的潜力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出现了资源的闲置。

总之,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质和量的统一,是效益和速度的统一,而且首要的是要考虑“质”,在确保经济增长“质”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增长速度的“快”。

二、深刻认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意义

第一,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的: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发展本身就是又好又快发展,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要求实现以人为本,而全面协调可持续本身就体现了好和快,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统筹兼顾。

第二,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根本途径。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一奋斗目标,不仅要保持一个比较快的增长速度,因为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人均gdp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就难以实现;更为重要的是要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切实保护环境等,即必须实现“好”。只有把“好”和“快”结合起来,才能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也才能实现到21世纪中期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未完,全文共5165字,当前显示144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